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12)
2006-05-16
○在佛坛上烧很多香是不是能得更大的庇祐呢?

  ◎供燃香的意义在于供上香气,并不是在于供黑烟。如果是上好的香枝,多供一、两枝还可以。如果是极劣的化学制品,就最好避免了,宁可用有限的钱买少一点但好的香,也比供上一大束劣质化学香为适宜。既然供香的意义在于香气,你毋需把大束大束的香堆在佛像面前薰烧,只要在佛坛前手持香枝供养及祈愿,然后把香枝插在较远的香炉中即可。香炉最好不要采用印上佛经及咒语的那种。经咒是用来念诵及领会的,不是用作装饰法器的图案。如果炉上没有印上经咒,可以把香炉及香枝放地上,不需一定放在佛像正前方,免把佛坛薰黑。我们供香的对像是诸佛等圣众,不是面前的铜像。诸佛不同凡夫,所以你不需把香堆在他们面前才能令他们嗅到香气。事实上,供香乃为我们自己积聚功德而做的,诸佛等根本也并不需要我们之供养。如果把整束香枝放在佛像前薰,会令佛像很快就被薰至乌黑肮脏,这样反而不好。因为众生的数目是无量的,在我们为众生之利益而供养诸佛时,功德就会增大同等的倍数,我们也是众生的一份子,所以也自然会得到利益。只要以清净及正确的发心去供奉,即使只供上短短的一截香枝,也已能积无量功德。反过来说,如果只以为自己求福的狭窄心态去供养,因着发心的浅小,功德也自然一样地浅小,供上更多的香枝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利益。在供香时,心要想着是在供养三世十方一切佛与菩萨等,对面前圣像生真佛想。如果只认为是在对着面前之铜铁像供养,并不会生起甚么功德。此外,供香如果用电力的假香,就没有供香气的意义了。供灯是在供养光明,所以绝对可以用电灯代替;供香却是供香味,并不能以电香代替,而且电香的闪烁微弱之闪光并没有吉祥的缘起。

  ○供了佛的食物应如何处置?如果有一天忘了供养怎么办?

  ◎如果仍然是新鲜的食品,可以自己受用或送予别人;如果供品已经变坏或过期了,则只好丢弃吧!供在佛坛上的食物,不需要放太久时间,即使只放一分钟而在心中供养,也已足够了。佛经并未开示必须供多久的时间,但诸佛根本不需要凡俗的食品,所以你不需要放很久去等圣众受用完毕才撤供,略供一会儿即可以了。供养饮食的时候,不应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质的。连你自己也不会受用的劣质饮食品,当然不宜作为供佛之用途。虽然诸佛并不会真的受用这些供品,但为了吉祥缘起及积集功德,你仍须供上合适的供品,否则就宁可不作供。忘了供养并无问题。诸佛不同于凡俗的众生,你毋须担心他们会生气或报复,他们也不会因你忘记供养而要捱饿。供养只为了自己之积聚功德,并不是圣众有此需要。不过修持之要诀在于恒久不辍,每天的修持及供养等最好不要中断,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过在家生活的行者,反正每天都要买菜购物,只要把买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这样的话,既方便又易行,只要你不忘记每天吃饭,就不会忘记作供。

  ○我不再需要的佛经及佛像应如何弃置呢?

  ◎已皈依三宝的人,必须视佛像为真正的佛陀,不可以世俗之价值及新、旧观念待之。旧的佛像,绝不可以因为有了新的或更漂亮的佛像而把旧的丢弃或送走。新皈依的三宝弟子,最好先勿过度兴奋地购置过多佛像。多供奉佛陀形相当然是好事,但若后来没有足够地方供置而要丢弃岂不是糟糕?一个完整的佛坛,只要有一尊释迦牟尼像、一本佛经及一个舍利塔就已完备,此外可加供一尊祖师像及一尊本尊像。如果能如法供奉供养,一尊如来已能令你藉而长养功德。若不如法供奉及供养,越多佛像反而令你积累越多不善业。佛经虽非究竟义的法宝,但却代表了法宝,所以我们不能胡乱丢弃。如果实在未用得上,又不能转赠他人,你可以观经上的字全部合融为一个梵文'阿'字入于自己心中,心想经典之法已尽入自心,又想着现在面前的典籍只是白纸,然后恭敬焚毁,把灰烬放入干净的江河中。此外,佛经不要放在地上或在上面跨过,以免积集不敬法宝的缘起。以上所述乃出自佛经及历代开示,并非衲个人之观点。作为三宝弟子,就必须依循皈依之各别学处及共通学处而行。

  ○有人说净土修持只为一己往生,所以是小乘的修持,这见解有何错处?

  ◎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并非小乘的修持。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 大乘修持者的发心,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我们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我们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在净土中修至较高境界时,我们还是会自愿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众生,或者变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众生。

  修持净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并不持这样的发心,则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这并非说净土法门本身不是大乘法门,只能说个别修持者之发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真正的净土法门行者,是应以大乘的菩提心作为动机地去修持的。

  佛法上的任何修持,大都取决于发心而定夺是否佛法或是否大乘,并不取决于修持的内容。例如持咒,如果以小乘心去持诵,就是小乘的修持,成为解脱生死之因;如果以大乘心去持诵,则成大乘之修持,成为成就佛境之因;如果以求寿求福的心去修诵,虽然也会有成效,但就说不上是佛法的修持了。

  ○有些人认为并须消尽了业障才能往生净土,有些人却主张可以带业往生,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净土又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化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成就佛境时才能说是达到了;报身佛净土只有大菩萨才能达到;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

  极乐净土乃由弥陀的福慧及悲心所变化生出,所以我们一辈凡俗的众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及弥勒的兜率净土的本质,也是类似 极乐净土的,只要具备五力资粮便可以顺利往生,并不限于已完全忏净业障的大圣者才可以达到。

  要往生极乐净土之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对六道轮回的出离心及对弥陀的信心。依传说开示,往生净土必须具备五力,即白籽力、熟习力、决定力、祈愿力及断绝力。忏净罪障固然是佛子必须致力于进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可说是我们上路所需的盘川。对弥供养、塑造弥陀的圣像、持诵衪的名号或真言及念诵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的经典都是在积集于其净土的因。同时,对极乐净土生起希求,发愿往生彼土而得脱六道生死,及对阿弥陀如来的信心,这些都是往生于极乐净土的关键因素。

  话说回头,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罪障一点也不生悔,又完全不作任何忏罪的修持,则很难奢望能具足五力而往生矣!所以,忏罪的确是有利于往生极乐净的,但却不能说必须要达到完全没有罪障的境地才可以顺利往生!

  (注:有关净土法门,读者可参考祈竹仁宝哲著作〈心生欢喜〉及〈生死自在〉)

  ○佛陀开示了多个净土法门,到底哪一个净土是最好呢?

  ◎每一个净土法门都是好的,否 则佛就不会开示它们了。但因应个别众生之根器及因缘,我们与各净土之因缘是有深浅之分别的。我们会较易往生于某些净土,较难冀望能成就另一些净土,这并非净土或诸佛之分别,只是我们与各净土及各佛之不同因缘而已。

  弥陀的西方极乐净与汉人及藏人很有密切的因缘。衲有时与西洋弟子说笑:'极乐净土虽说是"西方"的净土,却老早被东方人占满了地方,你们还是改修其他没那么挤迫的净土吧!'这当然只是无聊说笑笑而已,净土是没有人满之患的。但极乐净的确是与汉地有特别因缘。观音之普陀净土与极乐净土是一而非二,所以也与我们有极深的因缘。故此,汉地的人修这两个净土或许较有因缘。在末法期后,弥勒佛会在人间化生及示现成道及说法等事业,所以弥勒现在所处的兜率净土与我们也特别有因缘。我们格律派的历代祖师中,有很多部往生兜率净土之中。因为这传承加持的因缘,我们与兜率法门也特别有深缘。

  此外,药师佛对末法众生是其垂祐的,所以药师的东方琉璃净土与我们末法众生又有这特别的因缘。

  我们千万不要说只有某净土是最好的,或者某法门是唯一殊胜的法门。如果有某个净土是最好的,佛陀却开示了这么多的其他净土法门,岂不是说佛陀在说废话?佛陀既开示了多个净土法门,当然是说它们都是好的及能成就往生的,并不能说某净土是最殊胜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