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8)
2006-05-16
○在归依了三宝后,有甚么是不可以做的呢?

  ◎皈依了三宝以后,即使并未受持五戒或其他戒誓,亦须依止皈依学处而行。皈依学处分为不共与共通的,这些你都必须注意奉持。不共的学处分为遮止学处及成办学处。遮止学处为:(一)皈依佛已,不依止天神、'非人'及外道等。如果只对他们供养而不是依止,则未算作违犯这一点;(二)皈依法已,不得伤害任何有情生命,对小至一虫或大至人类都不可去伤害;(三)皈依僧已,不与外道及邪见者共住。这一点现今不易圆满办到,但其精神乃指不受邪见者影响修持的道心。佛法弟子不歧视持其他见解的人,但初学弟子要小心勿为他人之见解而失去依止心,例如因自己未有基础,在听到别人说因果并不存在时会信心动摇,故须小心护持刚萌芽的依止心。在自己有基础后,你不但可以与他们共住及接触,更因菩萨精神而必须与他们接触,从而领其入于正法。成办学处为:(一)皈依佛已,要视一切金、银、铜、木乃至纸绘佛像为真正之佛陀,不可于其上跨过或贩卖如来,亦不应对其作世间财物想;(二)皈依法已,要视经典为法宝,不可把佛经放地上或于其上跨过,亦不应以营利维生的动机贩卖佛法;(三)皈依僧已,应视所有出家人为僧宝之代表,乃至对袈裟亦心生尊重,不于其上跨过。皈依的共通学处有六点,分别是:(一)忆记三宝功德而常依止;(二)以供养报三宝恩德,例如于每次受用饮食前于心中先对三宝作供养;(三)引领他人依止三宝;(四)日夜各三次修诵皈依偈,即念诵三皈依文日夜各三次的意思;(五)对三宝不失依止心,即使只是随意地以此开玩笑亦绝对不可,乃至宁舍身命而不舍依止;及(六)随自己之能力而受戒,例如五戒、十善业及大乘八关斋戒等。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么办呢?

  ◎他人信不信三宝,是他们的业力、因缘及个人自由,与你无关。要遇上三宝及依止三宝,不单是因缘际遇及个人选择,还要有一定福报,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福报。家人不信三宝,你可以尝试为他们讲说一点佛法,最重要的是先修好自己,以自己的改变作无言的开示。你绝不应该强逼家人信佛,也不要对他们不信而生嗔心或因为你的信仰而令他们生嗔。佛法修的主要是心上的功夫,如果家人不喜欢见到佛像等,你可以不设佛坛,在内心密修佛法,那就不会令家人生嗔恨心了。佛法教示我们教道安忍,佛陀又说父母是我们的福田。透过忍让父母及令其生喜,也是在修持佛法。只要你运用善巧,同时修持佛法而又不伤害到家庭和气是绝对不难的。

  ○我本人信仰三宝,但我的信仰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我应当怎么办?

  ◎他人信不信佛,并非由你来决定,而是他们自己的因缘。如果你对佛法有一定认识,不妨对亲友略谈一下佛法的殊胜及因果等教法,或许能令亲友生敬信而依止三宝,或起码令他们不至天天评谤三宝。朋友对你的信仰反感,往往是因为你自己的言行未能表现佛法。如果你的内心洋溢出慈心及悲心,相信大部份不论甚么信仰的人都不至对你反感。如果你处处标奇立异,天天评击别人的信仰或他人的不善业,只会令人讨厌你,亦祸及你的信仰。初皈依的人,首要任务是管好自己,不是去激进地向他人布教说法。如果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表现慈心及悲心,他人自然会察觉,最好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说话。即使要弘法说法,也需要很大的安忍及善巧。有些人在皈依以后,一见到他人的过失就搬出一大堆佛法戒条及因果理论来吓唬他人,结果自己没有了一堆朋友,却未能令一个人对佛法生欢喜心,反而令他们都讨厌佛法。反过来说,如果自己的言行都向好的方向改变,别人自然会喜欢亲近,你说的话也较易令他人接受,至少不会令他们反感。即使与其他信仰的人相处,只要有安忍及悲心,大家一样可以成为好朋友。衲是一个佛教僧人,但衲有十几个很要好的天主教神父朋友,有时候衲还会去他们的修院闭关禅修。在一九九七年,衲的一位神父朋友也跟衲一起往大藏寺(注:大藏寺乃祈竹仁宝哲所属寺院)朝圣,他甚至还计划再到大藏寺进行天主教式的静修,所以在寺院的后山建了一间关房。由此可见,宗教信仰可以是很包容的。如果你在皈依后变得自鸣清高和轻视他人,就肯定是你对佛法之了解错误。作为依随佛陀教法的人,我们可以不求令他人也来皈依,但却应改变自己成为更包容及更易相处的好人。在与人相处中,你不一定要在外表上处处表现你的信仰,反而应在内心上培养佛法,以你的包容及爱心来表现你的信仰。

  ○持咒及念佛号之间,哪一种修持比较好?

  ◎这是一个常常有人提出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持咒与持名是同样效用的。如果我们得到了某部本尊法的灌顶,受持了此本尊的真言,则宜主修这句真言。在这情况下,在从师处受持学得的咒句有着历代祖师的殊胜加持,变得具有特别的力量与意义,所以比较容易达到成就。举个例说,如果你从师长处得受观世音大士的灌顶及真言,而你又想认真地去修持观音法门的话,持上师所授的观音真言会比持念观音的名号较易成就。这并非是说真言比名号的力量为大,而是因为这句真言是由佛陀开示,历代不断传承至你的这一代,这不断的法流有其殊胜的加持,所以对你来说,持这句由上师处得受的咒就有了特别之力量。此外,在某些经中,佛陀开示弟子持某本尊咒的利益及方法,在这些情况下,持咒及依照传承仪轨去修诵是最有效的修持。在另一些经中,佛陀开示弟子称念某本尊的洪名,故此,称念佛名便有特别的意义了。有些圣者曾发下一些不共的宏誓,愿称其名者得到福乐,例如阿弥陀佛便发了这一种大愿。故此,称念弥陀名号的人特别能得到加持。在弥陀咒'唵 阿咪爹华 舍'中的'阿咪爹华',其实正是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持这个咒与汉地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根本毫无性质或加持上之分别!有些咒的内容根本就是在称念佛的名号,例如药师佛咒'唵 比干者 比干者 玛哈比干者 能渣三木格爹 疏哈'中的'比干者'是'医师'之意,整个咒就是在称念药师佛的名号:'医师!医师!大医师!';弥陀的咒是'唵 阿咪爹华 舍',其中的'阿咪爹华'正是弥陀的名字;还有释迦牟尼的咒: '唵 牟尼 牟尼 玛哈牟尼耶 疏哈',一样是等同持名称号的。佛法上的咒,分为不同的种类及性质,有些称为'行咒',有些称作'心咒',有些称作 '近心咒',有些则叫做'名咒',其中'名咒'的本质就是称念本尊的名号。修持的人,必须好好有信心地去修。如果天天在思疑比较,不论是持咒或称号,结果往往都是一事无成!

  ○在持咒时,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

  ◎持咒的时候,如果能依据最准确的梵文咒音诵持,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能的话,只要能依自己师长的教授发音而至心诵持,则也是可以的。在准确发音及信心这二者之间抉择,信心绝对是较发音正确来得更为重要。修持的人,不论是修咒或持号,如果对师长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门有所怀疑,则不易得到甚么成就。衲并非说正确的发音并不重要,也不是叫大家可以随便怎样去发音。衲只是想指出,对咒及师长的教授之信心才是成就的关键,发音是否完美正确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在古西藏,曾经有一个叫做'固青达查华'的伟大行者。这个行者专修一种叫做'普巴金刚'的密法,拥有各种奇妙的神通力,在修法的时候,他一边持普巴金刚的真言,同时手持一种叫做'普巴杵'的尖锥形法器。因为持咒的力量,这位行者可以用'普巴杵'在大岩石上随意切划出深刻的痕迹,情况就好似我们用刀子在豆腐上切割那般。有一天,著名的萨迦班智达大师(注:十二世纪的佛法大师,萨迦派五祖之一)遇上了固青达查华。在讨论修持之对谈中,大师指出这位行者专修的真言发音有误,正确读音应该是'唵 班渣奇里奇啦呀 吽呸 ',但行者却把它错误地念成'唵 班渣几里几啦呀 吽呸 '。在大师离开以后,固青达查华便放弃了错误的一贯读音,开始以标准的发音持咒,却发现他的'普巴杵'不再能穿入石中,这是因为他对咒音起了疑心。后来,这位行者决定维持一贯的信心及以往的发音,他的能力又再回来了。这件史事告诉我们,咒音是否完美正确只是其次,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成就关键!顺带一提,固青达查华修法时用'普巴杵'在大石上划切,这些表面上有无数刻纹的大石现在已成为西藏的朝圣地点。在西藏,很多大师的说话及念诵都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但他们的弟子在学咒后至心持诵都有成就!所以,我们故然要尽力学习正确的梵文咒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诵持的咒有很大的信心!

  ○甚么是'本尊'?怎样可以知道自己的'本尊'是哪一位?

  ◎诸佛有无量之多,其化身更是无量;诸大菩萨也是无量的。所谓'本尊',译自梵文Yidam这个名词,意思是我们终生专注修证的一位佛的化身。这尊佛的法门就是我们终生不辍,永不放弃的主修法门。'本尊'并非西藏佛教独有的概念,你们汉人大多都以弥陀及观音为'本尊',只是你们通常并不以这个名词称之而已,其概念是一样的。修持某个本尊,不代表你不尊敬其他佛众。本尊就是你专修的法门,以他来代表一切三宝及佛众等。一般来说,只是有宿世因缘的真修行者才需要请求高僧大德决定本尊。大德们以各种方法观察这个人与何本尊有缘,或他的前生所修的本尊是哪一尊,在选择正确以后,由于过往世的因缘,行者修同一尊本尊会较快有成就。我们一般的凡夫,过往世有何大修持可言的?所以我们并无甚么需要去请大德们代选本尊。如果有某位佛的名字,你一听到就生起莫名的欢喜或感动,或觉得特别合意投缘,那就以这位作为本尊就对了。否则的话,一般凡夫以弥陀、观音或度母作为本尊即可,因为他们都与我们有特别的因缘。如果你准备放下一切,到山洞内终生修持,那倒值得去问一下上师代选本尊。一般的人,只不过是在世俗生活中随力修一点法,那就根本不须特别观察选择本尊了,以观音、度母及弥陀等为本尊即可。诸佛之间是并无分别的。衲的师公柏绷喀大师常说:'本尊并不最重要,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修行。你们应以"菩提心" 为本尊,以"十善业"为护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