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惟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平遥县衙
平遥古城又称“龟城”,因为它的形状很像趴在地面的巨龟。平遥共有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道城门又都突出于边墙之外,所以,南北二门有如龟的头尾,东西四门如四肢。而且南门外左右有两眼井,就好似乌龟的双眼。北门的外门又向东弯曲,好比尾巴东甩。东西四门又分别向头的方向弯曲,好象四只脚向前爬行。
平遥地区历来人口稠密而地少,所以居民多外出经商谋生。到了明、清两代,平遥的商贾足迹房遍中国。尤其清代中叶,由于商品交易频繁,资金在周转中产生了钱钞汇兑的专门行业,称“票号”。之后此行逐渐为山西人包揽、垄断,平遥也就逐渐成为中国的票号中心。因而,因票号而致富的金融商,便在城内街修筑华丽的店堂,在清静的深巷中建豪宅。这些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