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南锣鼓巷的文艺腔)
2006-05-10



菊儿胡同

继续胡同旅行,中午吃了饭,一路走到菊儿胡同。我们发现现在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许多都被一些外国人占据了。看这黑色牌子的跨子,很拉风啊。



右边这个是菊儿胡同中看起来最舒服的两栋小楼啦。我们在房屋中介看到这里的房租,一栋每月8000人民币,算起来撑死了四间房,一间月租2000。

南锣鼓巷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条巷子。



这里住着很多大官儿,站在巷口,随便看到一家飘着红旗的,据说就是杨尚昆家。

中央戏剧学院的实验剧场也在这里。

这里还聚集着许多外国人和文艺青年。说到法国的文艺气息,你会想到左岸。说到北京,大概就是这里。三里屯虽说没有彻底落寞,后海也只是曾经的后起之秀,而工体的摇头音乐让诸多雌雄妖精们喜欢去那里闪烁。这里就相对低调了。胡同边的低矮房子就是一处寻找灵感的地方。门脸也许破败,但内里却十分舒适。每次来这里,我都希望自己将来能搬到这里来住。









标榜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的青年男女们千方百计也要找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棉花塘咖啡馆”

“棉花塘”



棉花塘就是一个有水塘的小院子,在南锣鼓巷深处的一个犄角旮旯。院子里什么都有,显得有些杂乱。但夏天的夜里估计会有各种虫子的叫声,很适合谈谈爱情。还有一个天台,依旧是夏天的夜里,一定会很舒服。

轻型背包族”在这里也可以找到一个有故事的小馆子,叫做
“过客”

“过客”和“与食巨近”



这个馆子已经很有名气了,各种圈子里都有人捧着。那天我们在这里消费了奶茶与咖啡,价钱不便宜,咖啡也不怎么好喝。当时是下午,已经过了用餐的时间,但依然有很多外国友人坐在院子里喝啤酒吃简餐,蛮惬意的样子,不晓得是我的要求太高还是就刚好碰上了不怎么样的饮料。但那里的气氛还算是不错的,尤其是满墙的外文书,是给所谓文艺腔加分的。我的好朋友觉得这里太刻意,也许是因为客户群体的定位就是老外。我们中国小朋友,只对墙上的招贴感兴趣了。老板是一个蛮有故事的人。BY BICYCLE,从1998年开始,围绕拉萨展开,去过甘肃兰州、新疆叶城,还有加德满都……经历令人羡慕!

“与食巨近”是一个老板开的另一个餐吧。我没有写错字哦。人家就叫“与食巨近”。

相关文章:

[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就这样误入百花深处)

[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雍和”“国子”物是人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