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为长江中下游异常大旱主因
2011-05-31

全球气候变暖为长江中下游异常大旱主因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61

一场历史罕见大旱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到了尴尬境地,“千湖之省”湖北河库见底,曾经烟波浩渺的江西鄱阳湖中心区变成草原,八百里洞庭水体面积锐减六成,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有关气象专家表示,导致大旱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次大旱再次表明“气候异常变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鱼米之乡”遭遇大旱

监测显示,今年前5个多月,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评估,已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湖北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水田几乎都没有栽上秧苗,旱地刚种植下去的棉花“奄奄一息”,冒出来的苗还不到往年一半高。农民扶老携幼到旁边一个快见底的湖里挑水,拿着瓢,一瓢水一瓢水地浇地。而在岗地,10米深的压把井已打不出水来,只能靠消防车送水来满足人畜饮水。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称,目前昔日“浪打浪”的百里洪湖可以随处走,周边的4个乡镇()18个村、813,因为饮水困难,被迫临时动迁。竹溪县城由于唯一饮水源竹溪河水库降至死水位,可用水量仅220万立方米,如后期无降雨补充,12万人城关饮水只能维持不到一个月时间。十堰市已有61个集镇供水工程出现水源短缺,占供水工程总数的一半。

湖北的旱情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缩影。在江西,尽管进入主汛期已经一个多月,但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容积仅有7.4亿立方米,为历史同期均值的13%。目前全省中北部30多个县(市、区)出现严重干旱,20多万人口出现饮水困难。

民政部救灾司表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长江中下游五省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

气候变化是干旱发生直接原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这场异常干旱,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表示,本次旱情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该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长江中下游的水汽由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连续性的降水天气通常是由于势均力敌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高空发生激烈碰撞而形成。然而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位专家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冷空气南下频繁,也压制了暖湿气流北上,难以形成持续性降水。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介绍,本次干旱再次说明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

他说,这次的天气灾害是以异常干旱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在之前已有显现。以湖北为例,历史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降水总量几乎没有变化,但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区域分布出现明显变化,也就是说降水呈现出时间短、强度大、小区域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无降水日数明显增加,降水往往以极端的暴雨形式出现。

需寻找更高效的救灾方式

专家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之前也许是以比较温和、低频率的天气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但近年来在其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间隔时间短、次数多。“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层次都是系统工程,适应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各个部门加强联动,从长远着手,加强应急,排查薄弱环节,构建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和当前基层实际的高效的应急机制,并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应急队伍。”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说。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认为,本次旱情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包括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完善,水利设施严重落后;旱情监测体系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不足,抢险和抗旱服务能力普遍不强等。

“适应气候变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建立更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陈正洪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