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雍和”“国子”物是人非)
2006-05-10


五一以前制定了诸多出行计划,都废掉,因为生了场小病。留在北京,到处溜达,小风吹着,还有场小雨。之前在咱们网上看到有网友贴了关于药师佛坛城的制作过程的图片,很是激动,很想亲历现场看个究竟。于是决定和好友一起到雍和宫去看看。那里是北京藏传佛教的圣地,香火旺旺的,一定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结果从雍和宫大街经成贤街到菊儿胡同、南锣鼓巷至后海,最后溜达到平安大街,一路上经过雍和宫、国子监、中戏以及宋庆龄故居。

五一七天,压马路的人明显比平日里少啊,想来大家都出去玩儿了。胡同里更是“人迹罕至”。乔家大院的汹涌人潮,我在网上瞥见;中国死海的肉搏大战,我也没机会去搅和。可是,留下,却也让人发现一些舒服的地方呢。

雍和宫与街

也许夜晚的雍和宫和夜晚的午门一样幽静而神秘。但白天,香客往来,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巨大的佛像昭示庙堂的庄严,但嘈杂人流,鼎沸人声,都将人间的烟火和欲望借由游客手中燃起的香烟混入佛门的空气。

雍和宫里有美妙的唐卡和神奇的坛城。我趴在一幅丝绸拼贴的唐卡前看了又看,画上的女子就是解救人间急难的绿度母,她很美。

坛城自不用说,封在一个玻璃大盒子里。我正揣测那竖起的城墙是散沙还是固定的呢,旁边有个孩子就情不自禁地将手伸向玻璃盒子,大概想要试一试那彩色沙子的手感。

庙堂之上,禁止拍照。我们只留下了庙堂以外的人间烟火。




有人从北京以西带来了高原的初夏。在这里,北京也经由高大的杨树传递季节更替的消息。雍和宫里的大杨树,叶子都发亮了。我幻想能整日闲散在树下,看僧人们起居,听晨钟暮鼓。

有一种红的颜色叫做北京红,大概就是宫墙的颜色。雍和宫的外墙已经斑驳,有些地方都龟裂起皮。有古树从墙中伸出一丫,可这世界已不是从前了。


成贤街、国子监



成贤街上没有多少人,能看到的多是外国游人。绿树荫着这条小小的街道,红墙在侧,又仿佛书声在耳。国子监旁就是北京孔庙,对面的方家胡同小学还有个国学分部,就是图上绿漆大门的所在。这里小学生的课本难道真是“之乎者也”、“格物致知”?

孔庙现在大修,只开放碑林等部分,票价也因此减半。

图中的朱门,定是户有钱人家。虽没有看见门口停了什么车,但我们往里看,发现一尊古董雕塑一样的小石人矗立着,院内摆设很有古典情调,好奇ing...



我听见街边一串笑声,转过头去,看见爬蔓着爬山虎的墙脚,有一群孩子。放假了,上哪儿玩儿去啊?


整条街上卖的几乎都是佛具。我看到一家茶庄,玻璃擦得很亮。于是我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还有这条街……


相关文章:

[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就这样误入百花深处)

[原创图文]让我们钻进胡同(南锣鼓巷的文艺腔)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