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迫在眉睫
2011-04-22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迫在眉睫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423

江西某化纤企业将超标污水直排鄱阳湖一事近日被媒体曝光。仔细一追究,这家企业竟然连续3年因超标排污被处罚。此外,企业的污水处理厂于去年8月才开始兴建,现在超期4月还未竣工,相关的环保设施老化。一家连污水处理厂都尚未建成的企业,缘何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引起人们重视。再深入了解,原来这家企业是江西省最大的化纤工业企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微妙联系,个中缘由昭然若揭。

污水直排事件的背后,暴露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偏离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轨道,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执政理念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这就警示我们要加大力度普及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自提出起,其政治高度不言而喻: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要求,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虽然被反复提及,但在很多地方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在一些地方,生态文明理念仍然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还只是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衣。其后果就是环境执法的刚性原则被削弱,扭曲的发展观、政绩观在思想上占了主导地位。因此,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护育环境的价值观乃是当务之急。

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执政者理念是普及生态文明的首要之举。俗话说,“一念之差,天上地下”,“理念一变天地宽”。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效果。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其内在基础是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养成、环境意识的树立、环境文化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从方方面面,以各种手段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转化为不仅是环保部门、而且是全社会特别是各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共同认识与行动。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目的就是要使各地政府、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和企业的领导者,存在种种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做法,还在沿袭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子,靠拼资源拼环境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以致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态势难以遏制。一些企业为什么屡罚屡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重税收轻环境,根源在于没有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需要完善政绩考评标准、办法。对各级领导来说,政绩考核是“硬杠杆”、“指挥棒”。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政绩考评标准、办法,对于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实行绿色GDP核算和考评,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降低能耗物耗,能够促使领导者致力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需要各地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摒除地方保护主义,转变发展观念,深化政府职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需要前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要举全局之力,全面推进,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