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运用过程监控管理系统,淮南治污减排创新路
2011-04-19

运用过程监控管理系统,淮南治污减排创新路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419

当前,各级环保部门都在集中力量抓污染物减排。我国目前在环保监控领域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高科技监控手段在环保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实践来看,它们基本上都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逐步转向了通过全过程控制,即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末端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

针对在火电厂烟气脱硫、污水厂污水处理的监控上,国内目前还只停留在对末端排放的流量与浓度进行监控的情况,淮南市环保局与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大胆创新,共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监控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过程监控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成功运用,有力地推动了淮南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淮南的治污减排走上了科技支撑的新道路。

系统以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两个重要文件做为主线进行开发设计,运用自动控制、现代通信、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同时运用统计学原理,结合过程控制、环保等专业等知识,实现了淮南地区烟气、水污染源的“全监与全控”,并实现了淮南地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及排污收费。

一、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监控管理系统

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由在线监控站房、烟气在线专用数据调理器、无线数据采集传输装置与现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远程监控中心等组成。实现了如下环境效能:

1、实现了对火电厂脱硫过程的全监与全控,摆脱了只对烟气出口参数监控的缺点,完成了对原烟气入口与出口主要参数、远程设施负荷与运行状况、烟气挡板开度、脱硫岛PH值、密封风机运行状况以及物料等主要指标进行测控,自动生成烟气脱硫装置的脱硫总量。

2、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总量控制。通过对烟气入口、出口的数据进行监控分析,真实掌握烟气的脱硫量、排放的SO2的总量等数据。

3、系统成功地将IC卡引入环保管理,以IC卡为媒介,为环保部门实现总量控制、总量削减、排污权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

4、为电力部门烟气脱硫电价补贴提供科技支撑。

二、污水处理厂过程监控管理系统

污水处理厂过程监控系统由现场多个在线专用数据调理器、无线数据采集传输装置与现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远程监控中心等组成。实现了如下环境效能:

1、系统改变了目前只对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监控的局限性,自动实时完成了对污水处理厂入口、污水的深度处理、出口主要参数、处理设施负荷与运行状况、并对曝气风量、药剂的使用量与所产生的污泥量进行测控,自动生成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实现了对污水处理企业废水处理的全程监控。

2、系统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进水、处理、出水等)工艺全过程监控管理,改变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有线中控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故障点与监控成本。

3、系统成功地将IC卡引入环保管理,以IC卡为媒介,为环保部门实现总量控制、总量削减、排污权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总量控制。

4、系统实现了多级环保管理部门同时对污水厂废水处理过程的独立式远程监控,并使原先只对污水处理厂出口监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对废水处理的全过程监控管理模式。

三、“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的社会环境效益

淮南市通过“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科技支撑,改变了以往对污染物的监控模式,变在线监测在线监控,改变了过去只测不控、防控分离的状况,实现了防控治一体化,做到说得清、管得住、行得通。 通过近三年的时间运行,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科学性得以充分体现。

过程监控管理系统”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如淮南市火电脱硫装机容量810万千瓦,占840万千瓦发电总装机的96.4%,201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级以上天数达到358天,优良率达到97.8%,二氧化硫浓度均值比上年下降28.8%,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火电厂烟气脱硫过程监控管理系统功不可抹。通过“污水处理厂过程监控管理系统” 环保管理部门能对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过程的运行工况、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使得淮南地区的水污染物总量说清了,对改善淮南水环境质量有具大的社会环境效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