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确定三大生态功能区
2011-04-15 来源:潍坊新闻网
山东省潍坊市日前专门出台了《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控制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区划》将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集约开发区三大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并明确了各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目标及保障措施等。《区划》的出台,对指导各类资源有序开发、产业合理布局,促使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4月14日,山东省潍坊市发改委副主任、“三区”推进办主任王云华表示,潍坊市确定黄河三角洲三大生态功能区后,今后将根据功能定位对区域开发建设进行分类管理。
核心保护区
环保情况不容乐观
以保护生态为中心
核心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有关人员介绍,以河流为例,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共有大小河流百余条,其中主要有潍河、弥河、白浪河、虞河、小清河和胶莱河六大水系。
六大河流水系均为过境入海河流,承担着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大部分的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库补给、湿地补给、区域内气候调节、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作用,同时对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各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系生态环境功能亟待恢复。
森林覆盖率情况亦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高效生态经济区内森林覆盖区面积较少,由于区域内大部分土地为盐碱地,地下为卤水资源,不适合林木植物的生长,林木覆盖区主要分布在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南部和羊口地区的部分防护林。
而水源地方面,由于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处北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以卤水资源为主,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180-280米深层承压含水层中,作为淡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和成本较高,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主要水源为水库。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库总面积为1022公顷,占高效生态经济区总面积的0.2%,以双王城水库、清水湖水库和平原水库为主。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划》对河流、森林、水源地等均专门制定了方案。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河流、森林、水源地,《区划》将湿地、滩涂、种质资源保护区都划为核心保护区。
高效生态经济区湿地主要包括禹王生态湿地、潍河生态湿地、虞河-堤河口生态湿地、小清河生态湿地、巨淀湖生态湿地、柽柳林等沿海滩涂湿地,其中柽柳林湿地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另外,种质资源保护区也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高效生态经济区牡蛎保护区是潍坊市获批的首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滨海区北部海域,总面积3896公顷,分为中心区(1365公顷)和缓冲区(2531公顷)两部分,重点保护单环刺螠和近江牡蛎两类物种及其附属生态环境。近江牡蛎保护区位于区北部近岸海域,西靠滨海区与寿光市海域分界线,东临潍坊市龙威集团养殖公司海域,北为莱州湾海域,南面2.5公里处为古河道入海口(老河口),自东向西约2公里为拦海防潮坝。
对此,《区划》明确指出,在核心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一切以保护自然生态功能为中心,停止一切与保护生态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修复要以自然修复或者生物修复为主;缓冲区内禁止一切损害生态环境功能的开发建设项目,在不危害生态环境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业等洁净产业;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恢复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避免滩涂资源开发的无序、失控,真正实现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划》明确指出,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项目必须按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开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分别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为规范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保护滩涂生态环境功能,促进资源的科学开发,制定潍坊市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