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决口”尘飞扬:来自沙尘暴源头的见闻
2006-04-25
当一次次的漫天黄尘不期而至、令人呼吸几近窒息的时候,沙尘暴的卷土重来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急迫的关注:治理沙尘暴,我们何去何从?

  半月谈记者一路追根溯源,对京津风沙源头最西部的内蒙古阿拉善进行探访。

  四大沙漠五处“决口”

  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表明,4月16至18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10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内蒙古中部出现了强沙尘暴,北京降下了大量的浮尘。这次沙尘影响我国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北京地区总尘降量约33万吨,形成北京近年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

  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及甘肃、宁夏部分地区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亚玛雷克4大沙漠,原本处于相对固定和半固定状态并相互独立,每个沙漠同相连的周边其他地貌之间有一道基本轮廓线,而今固定的沙子冲破轮廓线,向外移动,竟斜贯阿拉善中部形成五处“决口”。决口区域的“握手沙”约以每年五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增加,发出了原本相隔遥远的几大沙漠将要连成一体的危险信号。这是内蒙古阿拉善盟环境保护局近年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3次定量监测,并进行动态分析后得出的最新结论。

  亚玛雷克沙漠伸出了两支巨大的“手”——记者惊叹于大自然的“恶劣联盟”!

  阿拉善盟行署副秘书长杨海带记者一行出巴彦浩特、经吉兰泰盐场向北行驶百余公里,两旁植被稀少,黄沙漫漫,公路西边的亚玛雷克沙漠由远及近形成一个个流动沙丘,与公路东边的乌兰布和沙漠在山间低地迂回相连,“握手”处直线距离至少有10公里。

  穿过这一片沙漠约80公里后到达洪格日鄂楞一带,公路两旁又出现连绵的黄沙,放眼远望,亚玛雷克沙漠成环形沙丘链,与由巴彦淖尔市延伸过来的本把台沙漠“握手”相连。

  杨海指着卫星遥感地图介绍说,上面看到的两处“握手”沙,就是亚码雷克沙漠在西北风的作用下,翻越阴山余脉巴彦乌拉山,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洪格日苏木额然陶勒盖嘎查分为两个“决口”,它们像两支巨大的手,一支与乌兰布和沙漠紧紧相握,并逐渐向吉兰泰镇和吉兰泰盐湖逼近;一支伸向本巴台沙漠,近10年间年均扩大14.07平方公里。

  杨海介绍说,长约110公里的雅布赖山是阻挡巴丹吉林沙漠东侵的天然屏障。但现在巴丹吉林沙漠已经横跨雅布赖山南北两端形成倾泻而下的“决口”,决口而出的流沙形成长长的沙带,使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3处相连。堆积在孟根苏木的黄沙,即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北决口。其以每年10~15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的腾格里沙漠移动。

  对“沙进人退”说“不”

  黄昏时分,记者行至雅布赖镇西约2公里处,看到一处长长的沙带从山间斜缝中穿出,越过公路逐渐铺展成扇形,向西滚滚蔓延。经与遥感复原三维地图相印证,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穿越雅布赖山南部的又一处“决口”。

  记者一行沿和雅公路(甘肃和西堡至内蒙古雅布赖)东返至阿拉善右旗莎日台苏木一个名叫九棵树的地方,看到部分路段沙子已窜上了公路。公路西边,巴丹吉林沙漠如脱缰野马,涌起的沙峰连绵不绝;公路东边,腾格里沙漠逶迤而来,形成一个个月牙形沙丘。两大沙漠在此交汇,远处白茫茫的雅布赖盐场被包围了。

  一路采访,流沙在吞噬草场、盐场、农田乃至更多更远的地方……同时也给其下风向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乃至京津地区带来新的风沙威胁。

  据2002年度卫星遥感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2年7年间,4大沙漠整体上扩大1894平方公里。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扩大速度最快,7年间扩大了1237平方公里,年均扩大177平方公里。

  沙漠东移每年将来自阿拉善的上亿吨黄沙倾入黄河,加剧了黄河乌海段的凌汛和沿岸灾情。而近20年来,处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会处的甘肃民勤县,被流沙以每年平均8~10米的速度吞噬,由沙漠绿洲变成“沙海孤舟”,全县10余万人被迫外出谋生……

  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是:“沙进人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来源:《半月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