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秦岭深处熊猫缘
2006-04-24
生怕打扰大熊猫,连长焦镜头都穿上“迷彩装”。

  秦岭深处,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大山里,和大熊猫朝夕相处的是近百名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努力下,熊猫种群由建区时的60余只增至现在的100多只。

  4月19日,我们翻山越岭来到这个“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拄着竹杖走进大熊猫核心保护地带——西河保护站,未及喘息,开发区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雍严格就带我们去寻大熊猫的踪迹。走着走着,老雍停了下来,指点我们看路旁大熊猫的粪便。“小家伙就在附近!”老雍的断言让我们有些疑惑:粪便没有丝毫异味,空气中只闻竹的清香。然而走不多远,前方树上果然安卧着一只熊猫幼崽,静静打量着我们。老雍说,多年朝夕相处,从大熊猫的粪便,他就能判断出它们路过的时间。这只熊猫宝宝大概8个多月,熊猫妈妈觅食去了,小熊猫趴在树上,是为了安全。

  雍严格的熊猫缘始于1972年,陕西省生物资源考察队来到佛坪调查大熊猫的种群数量,23岁的雍严格被考察队相中当上了向导,第一眼见到大熊猫,就被这憨态可掬的生灵深深吸引。1978年,雍严格参与了保护区的筹建工作,成了保护区的一名科研人员。

  大山里的生活单调而艰苦。然而在雍严格看来,黑与白,就是全世界最丰富的色彩,风吹绿竹的“沙沙”声听入耳中,可以有100种不同的解读。每一点与大熊猫有关的信息,他都尽力汲取,每一次和大熊猫的接触,他都分外珍惜。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大熊猫研究年会上,雍严格的报告,让中国佛坪自然保护区赢得了国际学术界尊重的目光。2002年,为了这些可爱的熊猫宝宝,53岁的雍严格开始攻读研究生。

  34年,雍严格说,他的喜怒哀乐都和大熊猫连在了一起。最欣慰的是首次完整地拍摄到大熊猫野外聚群繁殖交配的画面;最遗憾的是由于摄影器材简陋错失了拍摄野生双胞胎大熊猫的场景。“最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17日,就在三官庙火地坝,1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观察到了12只大熊猫!”对老雍和他的伙伴们来说,这样的时刻,是大山里艰辛跋涉最有力的支撑。(本报记者 刘龙 王科 摄影报道)

密林。
可爱的小家伙远远打量着我们。
 呵护。
 长期跋涉,练就“飞岩走壁”好功夫。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