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地球奖”获奖者事迹(个人奖十名)
2006-04-24
王国平(河南省环保局局长)
作为河南省环保局局长,自上任以来,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的带领下,河南省扎实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视环保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放在首位,竭诚为群众排忧解。,他待人诚恳、谦虚谨慎、性格平和,但是在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原则问题上,他又是一个不讲情面、不恂私情的“斗士”,对环境违法问题严查不待。近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河南省省先进工作者。在2005年度全国环境系统工作会议上,王国平代表河南省环保局作了典型发言;河南省的环保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在即将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河南省政府将作典型发言。这些既是对河南省整体环保工作的肯定,同时无疑也是对河南省环保事业的领头人——王国平同志的充分肯定。
张亚平(新疆若羌县党委书记)
在“胡杨精神”的激励下,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炽热情怀和无限忠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带领若羌各族干部群众向恶劣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落后挑战,向封闭愚昧挑战,艰苦奋斗,排难而进,大力发展红枣富民产业,积极创建绿化园林城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红枣书记”。造林绿化,丰碑巍巍,他正在以更加豪迈的气概和坚实的步伐,努力把若羌建设成为西部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美绿洲。
赵鸿(河北省衡水市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 会长)
作为一个关注湿地保护的志愿者,河北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她自2001年开始在衡水胡自然保护区组织大型志愿者义务植树,义务宣传湿地知识、野生动物保护法、河北省义务植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各种形式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保护华北之肾――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环保志愿者竖起了一面旗帜。
多年来她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志愿服务10000小时,组织中外志愿者20多个国家20000多人次绿化衡水湖,植树十万余株。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知音环保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地球女儿”环境奖,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英才人物奖”,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金奖,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为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宝敬(山东省苍山县交通局工程处 高级技师)
一个优秀的环保科技工作者,曾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在专业技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此,家居危房,债台高筑。吃尽了苦,受尽了累,还招来了许多人的不理解,但他对此不屑一顾:“保护环境和节能技术研究虽是我的第二职业,但是我毕生努力追求的事业,为此拼搏终生不悔。”
安世远(青海省环保宣教中心 主任)
八年来致力于青海省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事业,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主持编印了多种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策划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计划,策划创立了“青海杯”这个青海省唯一的企业环保宣传品牌等有着重大影响的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绿色学校”73所,积极探讨环保科普宣传和环保常规宣传的结合点,实现了绿色创建和环保教育的突破,自己采写的环境新闻作品也多次获奖,曾被评为第六届“杜邦奖”环境好新闻、中国环境报好新闻、“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等奖项。使全省环境宣传工作社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力宣传了青海的环境保护,对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起了积极作用。
何平均(四川省富顺县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他对环境教育事业热爱执着、勇于探索、无私奉献,有良好的师风师德,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利用课堂深透、环保实践活动、环境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把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喜爱并立志环保的优秀学生,多次受到各种表彰奖励。他把人生的黄金岁月献给了环境教育事业,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飞(浙江省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 村民)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农村汉子,从他的家乡温州市永嘉县开始,自费走遍浙江省11个城市,并且提着菜篮子上长城,到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地,向市民赠送竹篮,呼吁使用菜篮子,杜绝白色污染,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在他的家乡渠口乡珠岸村发起创建了全国第一格无塑料村,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公益使者”、“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等称号。同时,他还积极到学校、企业、社区进行环保宣传讲座,向人们灌输“环保从我坐起,环保从小做起”的理念,在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于新兰(江苏省徐州市环保局 副主任)
从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20年如一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情关注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积极为环保社会团体生存发展奔走呼告,先后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发表环保稿件1000余篇,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宣传报道奖。他经常送教上门,为学生市民讲授环保知识,积极宣传环保基本国策,并且多次自费举办各种环保活动。吃苦耐劳,有勇有谋;坚持真理,开拓创新,堪称新时代环保战线的一位卓越“巾帼”。
宋克明(河南省长垣县绿色未来环保协会 会长)
一个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当初为了改变家乡的污染状况而踏上环保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办了全国县级第一家也是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组织“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自费召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万人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了三个鸟类保护站,并筹建全国第一家民间组织实施的“黄河民间检测站”,被誉为“环境卫士”。十年环保艰辛历程,他花费十万余元,自己却一贫如洗,但他无怨无悔,决心将“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到底。
周兆木(浙江省富阳市环保局 助理调研员)
19年来一直站在环保工作前线,身先士卒,勇于创新,无论是环保宣传教育还是环保管理工作都冲在最前线,开创了公众举报有奖的全国先河。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环保活动从不缺席,每次工作主动承担最难的工作,并且利用休息时间编写相当数量的稿件。退休之后,他不辞辛苦,牺牲业余时间,放弃节假日,不计报酬,不要表扬,积极投入环保公益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树起了良好形象,辐射出很大的生命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