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地球奖”获奖者事迹(团体奖三名)
2006-04-24
手拉手护卫队(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
手拉手护卫队以学生为中心,以家庭为阵地,以宣传节能环保活动为载体,依托自编的节能教材实施节能环保教育;15年坚持不懈开展“携手‘1+6’,呵护我地球”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近年来学校手拉手护卫队已有50多篇有关节能环保的学生科学小论文相继发表在省、全国级报刊杂志上。学生的“节能与环保”金点子被节能办送到省经委,获得一致好评。《浙江日报》曾以“余姚节能环保教育培养三千小专家”为题对手拉手护卫队作了专题报道。学校课题《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两个课题,分别获得浙江省、宁波市两级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优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三等奖。2005年,又荣获首届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课题成果得到国家经委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省节能研究所还把它介绍给欧洲联盟相关会议。学校连续15次被评为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的节能教育先进单位,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称号和浙江省绿色学校称号。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05年12月,学校的节能环保教育成果在2005年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展出,中央领导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赞赏。
15年风雨历程,学校创造了国内三个第一:全国第一所开展节能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被国家经贸委等七家单位联合发文表彰的学校;全国第一个编出节能教材并在国家“八五”科技展中展出的学校;全国第一个由国际爱因斯特组织委派外国优秀留学生来校共同探讨节能环保教育,并做成An Initiative of Education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or Children in china即“中国孩子们的节能环保启蒙教育”的课题,送欧盟国家交流评奖的学校。
沈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辽宁省)
近年来,沈阳环保宣教中心利用“创模”和“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其中,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沈阳创模标识吉祥物的有奖征集活动,并通过标识&吉祥物画册的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创模”宣传;与市邮政局联手发行了全国第一套明信片形式的创模问卷调查——“新沈阳、新环境——沈阳‘创模’有奖问卷调查明信片”,在我国环境宣传领域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先河。
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他们常年在主要路口、街道设置环保宣传路牌;选择重点企业、学校、窗口单位悬挂环保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向辖区内社区的百姓发放致市民一封信、市民手册等宣传品。主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社区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宣教网络。在宣传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了以往派发传单的单一宣传手段,制做了大量以创模、环境保护宣传内容为包装的日常生活用品,免费发放给市民。在新闻宣传上,沈阳市环保宣教中心以“创模”为主线,紧密围绕碧水、蓝天、安静等六大"创模"工程,组织开展了六大宣传战役,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实现了突破,一大批以沈阳“创模”、环境改善为主题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深入报道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有关沈阳创模的媒体报道多达3万余条,其中,省市级媒体24000余条,国家级媒体6000多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多次在显著版面进行报道。
几年来,由于成绩突出,沈阳市环保宣教中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其中,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沈阳创模宣传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创模技术核查及验收小组将创模宣传作为技术核查和验收结论报告的特点之一给予充分肯定;沈阳市委、市政府发出向环保宣传部门学习的号召;创模宣传同时被列为2004沈阳新闻宣传十件大事之一,并被收入《中国省市高层政要特别关注的99条经典案例——中国政府创新案例》之中。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为“重庆市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
在三峡工程导致库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中,水质安全最令人瞩目。自1998年起,该团队联合重庆相关单位围绕重庆和三峡库区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结果。研究结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在重庆召开“城市饮用水有机污染物调研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整改方案。该团队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
该团队主持研究的课题“长期饮用纯净水的生物学效应”,发现长期饮用纯净水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潜在危害,由此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指导人群选择健康饮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研室撰稿并制作了大型系列电教教材《环境与健康》,目前已由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八部:《空气与健康》、《饮水与健康》、《土壤与健康》、《光污染与健康》、《电磁辐射与健康》、《垃圾污染与健康》、《环境绿化与健康》、《现代办公环境与健康》。由于质量优秀,已经获得包括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 二等奖(2003)、“首届军队优秀卫生音像制品奖” 一等奖(2003)、“第七届总后勤部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004)等多项奖励。多次在部队和院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环保公益活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和专著10部。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80篇。
2004年主办“全国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学术研讨会”;2005年主办“国际环境诱变剂学术研讨会”。近5年教研室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5名。
舒为群:200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首届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赵 清: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
陈济安: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