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疯牛病像瘟疫般在英国流传,至1997年初,英国有37万头牛染上了疯牛病,16.5万头牛因病死亡。仅1996年,英国政府为养牛户支付的赔偿费就达8.5亿英镑。不仅如此,不久又发现疯牛病危及到了人类,一些人食用了患有疯牛病牛的肉而患上与疯牛病同症状的病,被称为“新克雅氏病”(CJD),又叫“人疯牛病”。患CJD的病人大脑组织充满细小的空洞,因而该病又被称为海绵状脑病。此病可导致大脑损害,人变得痴呆、震颤并最后因大脑破坏严重而死亡。
这一事件迫使欧盟决定禁止英国向欧盟和其他国家出口活牛、牛肉及牛制品,要求英国将3O个月以上的肉牛全部杀掉并安全销毁。这一举措又使英国每年损失掉40亿英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疯牛病使英国的牛畜产业再衰三竭,溃败得几乎家丁无几。时至今日,疯牛病事件依然余波未平。
英国人曾以他们的养牛业和牛肉自豪。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数不胜数的养牛专业户就都在生物遗传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牛的品种改良。经过一代一代的基因改良,终于培育出来了优良品种的牛。这些牛个头大,精肉多,肉质鲜嫩,而且产奶多,奶味鲜美,营养丰富。这些遗传基因科学的结晶让英国人引以为荣。
然而就像所有的物种都有天敌一样,这些优质牛在疯牛病面前如此地无能和无力。看着这些优良品种的牛纷纷倒下,最后因不能进食或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人们不禁要问:经过一代一代品种改良后精选出来的优质牛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就在疯牛病死缠住优质牛的时候,人们在英国的一个偏僻的小农场里却意外地发现,一对老夫妇喂养的一群没有经过基因改良的瘦小丑陋的牛没有一头得疯牛病。这一发现使人们恍然大悟,开始对基因改良产生怀疑。
生物的许多功能基因是连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每个功能基因或基因组都有共生现象,一个功能基因要发生作用,必须依赖于其他基因的存在和协同,所谓“好”的基因通常也是和“坏”的基因搭配在一起的。疯牛病之所以在英国肆虐蔓延,正是人们在进行基因改良时把优质牛基因中的抗病能力一起改良掉了,使它们丧失了抗病毒的能力。
目前,随着基因研究不断出现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克隆生物、转基因植物等名词对人们来说已不陌生。人们企望利用基因技术改变生活,造福于人类,人们相信21世纪是基因的时代。然而,一些科学家对此也不无担心,克隆技术只能增加某个物种的数量,而不会增加其基因的多样性;转基因植物或许会因某种优势而失去其他优势,或许会因其优势排挤掉其他物种,或许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疾病。基因工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突破性的转变,但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