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扩展导致上千万人沦为“生态难民”
2006-04-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大饥荒席卷了非洲撒哈拉地区,在干旱荒漠区的对个国家中,至少有上百万人被饥饿和四处蔓延的疾病夺去了生命,有上千万人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

  这场饥荒起源于连续的干旱。1958-1975年的17年间,非洲遇到了大干旱,干旱区的面积近18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非洲土地总面积的60%。恶劣的气候使撒哈拉沙漠向周围扩展,东南部原 本脆弱的环境急剧恶化,植被完全被毁,成为大片荒漠。北部也由于沙漠的扩展,牧场每年退化约1000平方公里,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沙漠侵吞掉约13平方公里。

  干旱严重的非洲是受到撒哈拉沙漠扩展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在1968—1974年期间,撒哈拉大沙漠每年向南延伸50公里。在最近50年内,撒哈拉沙漠吞掉了南部宜农宜牧的土地近65万平方公里,流沙前沿总长达350公里以上。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周围,50年代中期还是一片热带树木草原风光,2O年后,却只有在该城以南90公里以外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景观。

  撒哈拉沙漠的扩展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远期效果。人口增长与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给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可以说 20世纪 70年代的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大旱灾是20世纪60年代西非大规模扩大农作物耕种面积的直接后果。人口激增驱使人们扩大耕种面积,农田面积的增加使牧场面积更加减少,而牧畜量却有增无减,只能进一步扩大放牧范围……这种连锁式的人类活动使原本多样性的植被被破坏,持续的单一块茎农作物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地失去了调节气候的功能,风蚀和水蚀带来水土流失和干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涉与异常气候相互迭加使生态环境轻而易举地崩溃,并失去复原能力,最终逐渐演变为一场持续的灾难。

  干旱、荒漠化和饥荒——世界上贫困地区与环境脆弱区大致重合的事实,使人类摆脱贫困的努力举步维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