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特别干热的天气,导致大量土表被风吹走,形成了大规模的沙尘暴。和中国相同的是,当年美国的沙尘暴也是自西向东,一直吹到了华盛顿;当时的情景就像今天中国的沙尘暴从西北部吹到北京一样,并且也造成了大批的移民。沙尘暴在当时的美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那些年代被称为是“沙尘暴年代”。
但是美国的沙尘暴起因和中国不一样,当时美国沙尘暴的起因主要是缘于过度的垦荒。
而中国尽管也存在过度的垦荒现象,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放牧造成了水土流失。对中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也是造成沙尘暴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放牧。
中国有大量的牲畜,其中最主要的是绵羊和山羊。美国有800万只的绵羊和山羊,中国则有超过3亿只的绵羊和山羊,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由于数量过于庞大,它们破坏了植被,这些植被一旦被破坏,在刮风时,就没有东西可以防止土表被吹走。
美国在大规模“沙尘暴”之后,实施了全新的农业措施来彻底解决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问题。当时的联邦政府推行退耕还林,在外围建立防风林带,减少风力对土地的侵蚀,并最终减少沙尘暴发生的次数。
更具体地说,美国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不同成熟期和不同播种期作物间作、套种和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及改革农机具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说,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中吸取的教训就是要制定土壤保护战略,像高耕作法、禁耕法、减少夏季休耕和秸秆还田等,这些政策使美国最终取得了对沙尘暴的胜利。
布朗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地缩减在中国西部及北部的绵羊和山羊数量,把牧区和耕地复育为草原和森林,在耕地外围栽种防风林,减少风的侵蚀。这也是美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沙尘暴时期的应变做法。
如今,中国西部和北部的人民因为土壤沙漠化而纷纷向东移民,这与当年美国发生沙尘暴时,居民从南部大平原往西移至加州的情形并无不同。如果中国不赶紧遏制这股环境恶化的趋势,沙尘暴将持续加剧,可能造成日后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不仅关系着中国的土地,还有中国的未来。
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经济援助的方法。“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是否有资金”的问题,而是个“如何选择”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沙尘暴是个全国性的问题。”布朗说。
美国很早就经历了大规模沙尘暴的洗礼,并最终控制了沙尘暴,联邦政府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非常有成效的措施。如果单凭某个州的力量,是无力解决沙尘暴问题的,很多州本身就是沙尘暴的受害者,经济损失惨重,所以需要联邦政府的援助。同样,在解决沙尘暴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西北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力量也是有限的,更多的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莱斯特·布朗 世界著名学者、1987年联合国环境奖得主、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EPI)创办人和所长,同时也是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的创办人和主席。其带领的EPI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非营利性环境研究组织,其目标是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市场报》 (2006-04-19 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