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荣力促“生态补偿”入法
2011-03-02 来源: 半岛晨报
《生态补偿条例》
去年8月,环渤海环境保护省部级联席会议首次召开;12月,国务院将《生态补偿条例》正式列入立法程序。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说,这部条例的核心就是说老百姓有保护生态这个义务,但是也有获得生态补偿的权利,目的就是要通过法律框架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最近,大连籍全国人大代表沈丽荣将赴京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去年,由她和其他4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提交的《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议,经过一年的运作,目前已经成为多方的共识,并于去年12月份正式进入立法程序,这让沈丽荣倍感欣慰。
惊心 41条河流入海威胁海参
二月的大连乍暖还寒,瓦房店市炮台镇鲍鱼岛村的老少爷们又开始早起忙碌了。每十天为养殖的海参换一次水,是一定不能偷懒的。今年大家又多了一件事,会一位老朋友——沈丽荣。
在鲍鱼岛村民心中,全国人大代表沈丽荣是一位帮自己说话的贴心人。两年前,村里人把环渤海污染的情况第一次发到了沈丽荣的手机上。
农民张玉庆告诉记者,当时全村养殖户就怕海水被污染,水质被污染将直接影响海参养殖,“水质不好它就不长,一点都不长。 ”老张强调着。沈丽荣回忆起当初的情况时说:“渤海当时的污染情况是很严重的,环渤海有41条河流入海,情况极其不理想。 ”
行动 治理污染建议带到全国两会
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2010年,一份关于《加紧对环渤海污染治理的建议》被沈丽荣带上了全国两会,让她没想到的是,全国有40多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她一样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提案,他们聚到一起联合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这份建议在会后迅速转到了相关部委的案头。
去年3月底,财政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赴广东、黑龙江等13个省市区实地调研;4月到7月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七次征求人大代表和专家建议;8月,环渤海环境保护省部级联席会议首次召开;12月,国务院将《生态补偿条例》正式列入立法程序。
成效 辽宁7地市被罚1600多万
让沈丽荣高兴的是,许多地方政府也行动起来。去年,她受辽宁省环保部门邀请,参与制定了《辽宁省内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市的排污指标直接和地市的财政挂钩,超标就罚款。罚的钱补给下游的市县治污。一年下来,辽宁省的7个地市被罚1600多万元。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三省一市都实施了生态补偿考核,辽宁省已经关闭了流域内所有的造纸企业。又要上两会了,沈丽荣昨天告诉记者,现在她正在完善今年的建议,让人大代表的身份真正体现出代表人民利益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