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生态补偿民生有改善
2011-03-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龚军 张志敏 武汉报道 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首个启动生态补偿试点的地区,自2009年至今试点成效凸显。神农架林区政府近日透露,林区在生态补偿上正实现以下目标:保护有报酬,损失有补偿,旅游业、林业及干果、蜂蜜、药材、茶叶等替代产业得以受扶持发展。
湖北省于2008年开展研究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课题,并完成《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研究报告》,于2009年对神农架林区启动了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局长郑成林介绍,省级生态补偿试点工程之一的木鱼生态修复试点已初见成效,既为神农架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又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2008年10月开工以来,共实际完成生态修复任务1241.7亩,超规划设计面积307.5亩。
全面完成中央新增的3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投资建设,中央和湖北省分别对49万亩生态公益林实施了生态效益补偿,16万亩封山育林通过国家级验收。截至2010年底,神农架林区从保护区、封山育林区、深山区移民搬迁2000多户、1万余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基本实现搬入地生产致富、搬出地生态恢复的目标。
据了解,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正争取将神农架林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以最终实现保护有报酬、发展有机会、损失有补偿、民生有改善、运行有保障的生态补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