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全国首个数字生态湿地
2010年12月03日 来源:春城晚报
在滇池畔、入湖河道沿岸建设大小不一的湿地,可以起到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的作用,但是这些湿地的水质改善、植物生长是否能如预期,还得科研专家进场取样调查。昨日,位于滇池东岸的昆明滇池数字生态湿地示范园开工建设,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等领导为湿地的第一株乔木培土。占地约126公顷的湿地将通过数字化的在线监控技术,实时了解湿地的水质、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据悉,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化监测管理为基础的大面积数字人工生态湿地研究和示范基地。
据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领导介绍,示范园项目计划总投资7.6亿元,预计2012年3月建成,总工期两年,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约1.5亿元。该项目将引进英国的规划策划并联合中国城市环境研究所作为核心科研机构,通过数字化在线监测技术,对水生植物及滨水隔离林带生态价值及利用进行研究。度假区力争把示范园打造成中国湿地科学建设的标杆。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示范园将设置湖滨浅滩湿地、植物沉淀塘、表面流湿地(水生植物种植实验区)、植物氧化塘、表面流湿地教育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湿生乔木隔离林带、耐湿特色乔木防风林带、渗滤灌乔木区等等,同时配置太阳能照明、太阳能泵房等节能设备。
今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将派驻科研人员长期驻守昆明滇池数字生态湿地示范园研究基地,并通过网络与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的科技力量无缝对接。未来将形成滇池湖畔又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象,也将对滇池治理提供非常重要的尝试及数据支撑。示范园内预计设置20组传感头,通过对湿地动植物的生长活动监测,水质监测、湿地土壤基质监测,将数据实时上传数字环境管理系统,科研机构将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研究,并针对实时变化设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