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城市的三个关键词
2010-11-11

生态宜居城市的三个关键词

2010-11-10 来源:洛阳网

    洛阳网11月10日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曾前往观赏世博会的刘站强深有感触地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应该仅仅是世博会的口号,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洛阳在加快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更需努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能真实感受到城市带来的“美好”。

  他的这一愿望,将在“十二五”期间变为现实。

  九届市委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四个基本定位,其中之一就是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我们不妨从三个“关键词”着手,展望洛阳城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之一:生态洛阳

  森林、绿地是城市的“绿肺”。

  这些年,我市实施了“城区四大森林公园战略”,建设了小浪底森林公园、周山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龙门山森林公园,每个公园占地都在3000亩以上。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则像是城市的“绿色心脏”,镶嵌在城市中央。

  与森林公园建设相呼应,洛阳城区绿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遍布各城区的公园、广场绿地,中州路、西苑路等城区林荫大道以及“园林单位”、“园林社区”,为市民生活营造出宽松的休憩娱乐场所。

  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2.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已通过验收,并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生态建设差距还很大。

  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现福民强市,需要实现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建设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我市将继续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实施森林城区、森林资源保育、绿色通道、城市河岸风光带、环城林带、工矿废弃地复绿及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还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环城市区苗木花卉产业带,提升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区建设水平,不断改善生态、美化环境。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市森林覆盖率将力争达到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5.16平方米,生态建设将会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之二:山水洛阳

  如果把洛阳比作一名身着长裙的窈窕淑女,那么,横贯城区的洛河就是系在她腰间的玉带。依洛河而建的洛浦公园则是这条玉带上最璀璨的明珠,将古老厚重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洛阳城装扮得异常亮丽。

  有外地朋友来洛阳游玩,在市环保局工作的赵亚虹会首先带他们到洛浦公园逛逛。她自豪地说,看到洛河两岸高楼林立、园内风光宜人,外地朋友都赞不绝口。

  现在,洛浦公园已成为山水洛阳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随着瀍河、涧河、伊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山水洛阳的“名片”会更多。

  洛阳城四周有邙山、周山、龙门山、万安山和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四山四水。专家们说,洛阳“城苑一体”,群山环抱,河流穿城而过,有着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山水城市建设得天独厚。

  与其他自然山水秀美的城市不同的是,洛阳还拥有5000年文明史、1500年建都史,文化底蕴深厚。著名建筑设计师郑光复教授认为,单就自然山水而言,洛阳的“山水城市”很难取胜杭州、桂林,因此,洛阳的山水城市建设主题应突出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市知名学者、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洛阳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原经济区乃至中部地区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洛阳建设山水城市,更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市住建委副主任、市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常安仁说,今后,洛河以北旧城区改造提升,将会更加凸显古都文化元素,利用引黄入洛工程,恢复涧河、瀍河、邙山渠等水系,打造一批古色古香的街道、社区,形成一批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精品之作,构筑“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的特色城区。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山水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是为市民造福,我市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相间的城市特点,建设以文化为魂的特色山水城市。    

    关键词之三:宜居洛阳

  城市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但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交通拥堵、被污染的河流和空气、此起彼伏的噪声、无奈的“蚁族”和“蜗居”……一系列“城市病”也在爆发。

  家住新区的史鹏鹏在解放路附近一家网校任技术总管。他特别头疼的一件事是,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与大城市相比,洛阳的拥堵还不算严重,但已有这种趋势。”他说,感到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治堵”的交通综合整治行动。

  今年10月8日,我市正式启动了缓解城市区道路交通拥堵专项行动,行动将持续到明年4月底。其间,我市将通过挂牌督办易堵点、路口拓宽改造、迁移公交站点、加大交通违章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创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宜居城市”?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的理解是:第一,能喝上干净的水;第二,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第三,能有个安静的睡觉的环境;第四,能吃上放心的食物。最后,能在一个良好的绿色的环境当中生活、工作。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福民强市目标,今后我市将严格实施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在内的多污染物综合控制措施,努力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还将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放,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建设宜居洛阳,更要精细打造城市平台。市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李国恩认为,洛阳下一步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量;要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各项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要抓好城市主要节点、重点部位的建设和改造,创造优美的城市形象等。

  在新区居住的张大妈告诉记者,几年前,孩子们带她到国外几个城市旅游了一趟,那里优美的环境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但“洛阳现在的环境比那里也不差”。去年,她孩子回国探亲,看过新区的巨大变化后,当即买了套房子让老人安度晚年。

  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并不是梦想。相信曾经以华丽身姿震撼世界的洛阳城,必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宜居、宜学、宜商、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