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流浪猫该如何对待
2010-10-11 来源:燕赵都市网
10月8日,保定市宠物管理站站长张高峰介绍,今年3—7月份,该站工作人员对我市70多个社区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我市流浪猫、犬数量大约在6000—7000只,其中,流浪猫占60%。对于与日俱增的流浪猫,小区地面、楼道以及养猫居民家中,都不能忽视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上个月,宠物管理站以及下属的7、8家诊疗机构开始对小区及居民发放消毒用品,并到小区内猫狗聚集的地方进行最大面积地消毒,市民尤其是养猫爱猫的人们可以到宠物管理站免费领取消毒药品。
对于流浪猫的管理,他觉得应有专门的收容机构,进行简单的喂养,如有人需要可以进行领养。但是猫的繁殖力极强,一对猫一年至少繁殖十多只,单纯依靠收容机构是不行的。所以,要对猫进行去势手术。疑似病猫的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
现在,流浪猫现象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与野猫不同,流浪猫特指那些曾被人们收养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抛弃的猫。流浪猫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如何解决它们对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为社会学者研究的对象。其实,无论是“赶猫派”还是“护猫派”,他们都明白,单纯的爱心喂养并不能彻底解决它们的生存状况。当然,随意虐杀流浪猫是残忍的,应当制止,但人们更要拿出办法来解决流浪猫的问题。市民形成共识:成立流浪猫收容所,并给这些流浪猫做绝育手术,但如何实现这些想法,增加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公众共同出谋划策,彻底解决流浪猫问题。
建华大街欢立敏:多成立动物收容站
据报道,猫的繁殖力是相当惊人的。小区里经常能够看到零零散散的猫“闲庭漫步”,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随地拉尿、深夜嘶叫,无论给小区环境还是居民们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到了闹猫的季节,断断续续似婴儿啼哭般的叫声着实让人头疼至极。但因此就野蛮地驱赶和杀戮这些小动物也不是一个好的应对方法。前段时间有媒体爆出一些不法商贩对流浪猫以及部分家养猫不择手段大肆捕杀,倒卖给一些餐馆谋取暴利,回想起画面中那些无辜的猫咪们惊恐无助的目光和被虐的惨状至今让人难忘。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不妨多成立一些动物收容站来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猫,或以社区为独立单位,设立专门的流浪动物收容所对这些流浪猫进行集中管理,让这些流浪的小动物们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样一来,无论对社区环境还是流浪猫本身都不失为一个良策。
青年新城小区尹敏:让流浪猫不再流浪
流浪猫神出鬼没,随地方便,有时深更半夜还要引吭哀鸣,近年来已成为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如何对待流浪猫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态度:一是抱回家当宠物养,二是撵出小区,三是“就地正法”。显然,第一种办法体现了一种爱心,但由于流浪猫身上携带了不少有害细菌,是不折不扣的传染源,而多数居民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不可取。第二种办法跟竹篮打水无异,因为你此时把它撵出小区,它彼时就能无声无息地回到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第三种办法既不人道,又污染环境,更是要不得。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流浪猫尽快结束“风餐露宿”的流浪生活,过上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首先,由国家出资、畜牧部门负责建立一个流浪猫收容所,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其次,要求每个小区给流浪猫建立一个“简易住宅”,并组织所辖小区的保安进行一次看管流浪猫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发放必要的专用器材与设施。第三,保安发现流浪猫后,及时捕进“简易住宅”,报告当地收容所,收容所收到流浪猫后,要进行检测、防疫和绝育,尔后登记造册。如有愿意领养的居民,必须到收容所办理相关手续。
农大一社区七号楼贺洪生:建立多形式的收养体系
流浪猫成患,对社会和小区的危害毋庸置疑。就连那些对流浪猫很有怜悯之心的人们,对野猫在自己家门口翻搅垃圾、随地便溺、污染空气、夜间鸣叫扰人等,也都有厌恶之心。
怎么办?我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分区分片建立一些流浪猫收容站。这个收容站先将那些流浪猫们集中笼养起来,对其进行清洁、驱虫、免疫处理以及做绝育手术,号召有爱心的人们认领家养。对有病或有残疾的进行人道主义处理。向人们宣传正确的养宠物的观念。经费可以政府出一些,也可以向社会募捐一些,形成多种形式的收养体系。这样既避免了市民受猫患的危害,也给有爱心的人们一个施爱的机会。
东风西路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儒雅:把流浪猫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渐渐泛滥成灾的流浪猫已成为城市管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流浪猫态度显然不能野蛮地驱赶和杀戮,但是我认为,也不要盲目出于“爱心”,每天都去喂那些流浪猫,这样势必会导致野猫继续泛滥成灾,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
要解决流浪猫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宠物登记、繁殖、买卖、管理等源头控制。我认为,针对已经产生的流浪猫日益泛滥的现实,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设立流浪猫收容站,要把现有的流浪猫收养起来,定期给流浪猫注射疫苗,为流浪猫做绝育手术。当市民发现流浪猫以后,不要再盲目“献爱心”悉心喂养它们了,而是为这些流浪猫找一个更好的归宿,就如同拨打110一样,一旦有人发现流浪猫后,只要给相关部门打一个电话,马上就有人赶到现场,把流浪猫收养起来。同时有必要通过立法,让遗弃宠物的人付出法律的代价。
管理流浪猫是城市管理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无法解决,而是无人带头来管,所以希望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成立流浪猫狗收养所,给它们一个安全的归宿,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
徐水职教中心机电部教师邢东东:流浪猫需要稳定的家
一度可爱的“宠物猫”之所以会成为“流浪猫”,并且“流浪猫”队伍逐渐壮大,导致现在深夜鸣叫、翻搅垃圾,成了严重扰民的社会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已无暇顾及它们了,如果任其不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作为生物链的一个环节,斩尽杀绝是不现实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同时也是不人道的体现。笔者觉得,这些流浪猫需要安稳的“家”。
事物具有两面性,需要科学的辩证思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当作一群“宠物猫”,送给社会的空巢老人,当然数量以一只为佳,这样既能够妥善安排这些流浪猫,同时也作为解闷的玩物,增强了老人们的生活情趣,也算是两全其美吧!当然,应该说明的是,这项工作应得到社区的支持,并组织实施为佳。
“保定流浪动物救助协会”发起人:应规范小动物交易市场
的确,在很多人心里,流浪动物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我是承认的,比如无限制繁殖、扰民、损害私人物品等等。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对流浪猫的误解。
在大西门或东外环动物交易市场,每天,无数的猫狗被贩子们带到这里,或交易、或遗弃,甚至饿死病死抛尸路边。那些被关在笼子中的小生命,都在用渴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位经过的人。但是,由于动物交易不受管制,没有成本投入,利润巨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这个所谓的行业,他们无视这些脆弱的生命。在我看来,这是流浪动物不断增多的根本源头之一。
解决流浪猫狗日益增多,目前国际上所有动物保护组织都在通过绝育、领养等方式,来帮助每一只无家可归的动物。保定流浪动物救助协会也是如此。我们的志愿者们自愿集资为流浪猫狗免疫、绝育、治疗与送养。所有投身流浪动物救助事业的好心人给流浪猫狗提供食物,但同时更注重维持周围的环境。相反地,为了能避免这些无家可归的动物们再次流浪,他们更会把楼道里、门前院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求得邻里的包容与谅解。
清苑县地税局闫文发:应走疏堵结合之路
治理小区流浪猫别走极端。笔者认为,对待小区流浪猫应走疏堵结合之路。人为地驱赶捕杀不是上策。因为猫比较灵活,若非在一定范围内大规模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很难奏效。再说,猫是老鼠的天敌。猫少了,老鼠就会猖獗,还是不要失去生态平衡为好。
首先,在“疏”字上应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呼吁爱心人士收养流浪猫;二是在小区设几个固定的流浪猫喂养点,号召居民把剩饭、剩菜拿到喂养点喂猫;三是协调有关部门,责成专人清理流浪猫和家养宠物的粪便,以保证小区的卫生环境不因流浪猫骤然增多而遭到破坏。
其次,在“堵”字上可以考虑加装小区垃圾桶(箱)和垃圾道的盖和门,以防止流浪猫刨抓翻搅垃圾里的食物,人为地破坏卫生环境。再就是从流浪猫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出发,修订或者细化小区文明公约,从细节入手,规范居民的垃圾丢弃行为,不给流浪猫制造从垃圾里寻找食物的机会,要求居民改掉随处喂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