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唱响生态经济“变奏曲”
2010-09-27

南昌唱响生态经济“变奏曲”

2010-09-27 来源:南昌新闻网

  南昌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的东湖,处处洋溢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蓬勃活力:渣打银行、大新银行纷纷落户东湖,央央春天、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一个“都市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即将在青山湖西岸崛起……

  回眸东湖区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转型轨迹,呈现的是一个个跳跃的数字:2007年,东湖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2008年,该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迈入全省10亿元区县行列;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9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满足内需、积极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更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东湖区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当时。”东湖区委书记邹传坚如是说。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在南昌“银三心”繁荣板块中已然成型。

  变奏一:因地制宜  转变发展方式寻出路

  “如何把握现有商贸优势、立足客观发展环境,走一条集约、持续发展之路”,是东湖人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城区,东湖区传统商贸业一片繁荣。但东湖人也清醒地看到,面对仅有的18.35平方公里土地,它只占全市城区面积的8.7%,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等相对贫乏。虽然被定位为南昌“银三心”繁荣板块,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显现,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东湖区必须寻求新的出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东湖区对经济发展模式重新审视后的一种理性抉择。按照这一发展思路,东湖区以“存量优化、增量集中、产业集聚、协调发展”为原则,专门出台了《东湖区加速发展楼宇经济奖励办法》、《紫金城和蓝天碧水项目发展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商业规划,明晰具体区域的特色产业定位,推动了商业发展由自发无序型向规划有序型发展的转变。

  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域优势,政府的有力扶持,东湖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蓬勃之势——一批世界名企进驻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纷纷入驻,在东湖生根并茁壮成长;一批把发展视野投向了江西的国际国内发展商们也首选东湖,世界金融业钜子、全省首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顺利入驻;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将总部放在了东湖:博士眼镜有限公司中国区总部从深圳移师东湖,为南昌的总部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2009年,东湖区现代服务业正式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基地。东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南昌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了新的注解。同时,东湖区的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1-8月份,全区财政总收入12.086亿元,同比增长29.19%,财政收入、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变奏二:腾笼换鸟  打造金融中心展魅力

  “要紧紧抓住适合省会城市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牢牢把握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将金融服务业确定为重点发展行业。”东湖人深谙此理。作为我市老城区,东湖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十分丰富。通过形态营造和功能整合,该区谋划了中山路——八一大道——叠山路金融中心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形成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多种金融机构并存、互为补充的金融体系,重点发展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专业票据等服务。

  2007年初,面对土地发展瓶颈以及象山北路、民德路、叠山路等三条商业街生产性业态均占到整条街80%的现实,该区审时度势,出台政策,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腾笼换鸟”或“退街进市”,发挥成熟商圈的辐射、集聚效应。叠山路在这次打造中定义为金融街。这是在该街已有多个金融网点的客观基础上,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后作出的决定。为此,该区在将叠山路近200余家生产性业态搬迁后,又将东湖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等近十个区级行政单位搬迁,大力引进银行、证券等金融相关行业。如今,全省首家港资银行大新银行,国内知名民营银行大兴银行、招商银行和东湖捷信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家金融企业在叠山路形成集聚,与中山路、八一大道一起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南昌市区域性金融中心。

  从水暖器材到知名银行,从机电五金到小额贷款公司,从摩托车维修到证券交易所……东湖区的传统商业街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模样,没有了金属切割噪声,没有了机电器材废料,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和区域金融中心的无限魅力。

  变奏三:先行先试  开发青山湖西岸谋发展

  “‘青山湖西岸改造开发项目’作为‘南昌都市生态经济发展基地项目’已列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重大重点项目。”在今年6月召开的东湖区现代服务业项目推介会上,东湖区常务副区长杨斯向在座客商隆重介绍青山湖西岸改造项目。改造后的青山湖西岸片区将成为现代商业之区、滨水生态之区、文化休闲之区、绿色交通之区。

  青山湖西岸即将大变样了!伴随着“青山湖西岸改造开发项目”正式规划立项,对接已初具规模的紫金城、蓝天碧水项目,一个都市生态建设新区即将在城北屹立;一条以青山湖西岸大开发为主线,全面改造提升老城区,发展都市生态经济的道路已被照亮。

  事实上,在进入2010年后,“如何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在‘山江湖’综合开发中顺势而为,实现东湖快速崛起”,便成了东湖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开年大题。

  “举全区之力重点推进总投资规模达150亿元以上、开发面积在3.08万平方公里的青山湖西岸开发建设。”东湖区区长郭毅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破解了老城区转型的难题。

  青山湖西岸改造开发项目是城北商圈的最重要一环。其范围是青山湖以西、洪都大道以东、富大有堤以南的地段,青山北路横贯其中,将整个改造用地范围一分为二,面积占到东湖区辖区总面积的1/6,初步规划可开发面积约2000亩。目前,该地块内有七里街电厂、省物资储运公司、南昌硅酸盐厂等待开发用地单位或改制企业,部分城中村和农用地也交错其中。

  “大多数建筑低矮单调,布局杂乱,市容环境差,街道狭小,交通混乱……”这是目前人们对青山湖西岸地区的普遍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青山湖西岸改造开发有望成为东湖区将都市生态经济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生动实例。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建设片区级商务中心区,为打造楼宇(总部)经济和多元化的商务功能奠定空间框架。开发项目将高品位地利用区域内的赣江、青山湖的水体资源,营造滨水生态之区。注重建设特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之区。同时,将该片区开发分为6大板块,统筹规划分期开发。

  “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立足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之路,而现代服务业则是一条通过发挥集聚效应从而集约、快速发展之路,两条战略相辅相承,可以说是城市核心城区发展的客观选择。”东湖区委书记邹传坚对青山湖西岸大开发可谓是成竹在胸,“下一步,我们还将举办东湖区现代服务业暨青山湖西岸发展规划论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青山湖西岸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撬动东湖区乃至整个南昌市的经济发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