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对实验动物更人性化
2010-09-21

观点:对实验动物更人性化

2010-09-21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桃李不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动物的“死伤枕藉”之上的

  最近天涯网上一组有关医学院实验用狗的图片引起了热议:半敞开的棺材一样的水泥狗舍;怀孕的狗被拉去做实验———划开肚子再缝合;刚做完实验躺在地上,麻药药效过了一直在抽搐的狗。真实的图片加煽情的说明,让人越看越感伤,跟帖有上千人,大部分是对这些实验用狗的同情,和对实验者“控诉”。

  一个新药从研制开发出来,到上市用于临床治疗,通常都要有动物实验这一环节。在动物实验效果确定后,还要进行人体实验,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验,才能确定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等,才能让药品上市后患者能更安全放心地去使用。近期发生在上海“眼科门”事件中,一批眼疾患者被注射的阿瓦斯汀药剂,原本是癌症用药,并没有获批用于任何眼病的治疗,而且尚未正式上市,有人就怀疑这就是一起阿瓦斯汀药剂针对眼病方面的临床人体药物实验。

  实际上在国外,别说是人的临床药物实验,就是动物实验都有严格的规定。西方国家做动物实验是需要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申请牌照的,而我们国内,普通的医科学生都能随便做动物实验。例如在英国大学医学院本科阶段的学生所做过的操作练习,就是同学互相之间进行的注射、抽血等等,根本与动物实验无缘。即使能够通过做动物实验的申请,也随时会因为实验过程的“态度”问题,例如让动物保护主义者发现“手法过于残忍”而丢掉牌照。国外的动物保护者会以各种方式抗议科学家们的“野蛮行径”,甚至出现“子弹邮件”威胁、打碎实验者的窗户,或是冲进实验室把动物们放生等等极端手段。当然更多人是采取温和的举动,比如拒绝购买经残酷动物实验研制而成的化妆品。内地女同胞们熟知的英国化妆品牌BodyShop,就是宣称坚持不使用动物进行任何试验,并以此为自豪,作为品牌文化广泛宣传。

  除去作为食用的来源,实验室已经成为最大的动物酷刑室和坟场。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2800万只动物进入实验室,其中1800万只丧生,平均每一位医学或生物科学家差不多要杀死1000只动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动物的“死伤枕藉”之上的。西方动物实验的数目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声音还比较温和,实验者们都没有受过指责。虽然要让国内的生物研制工作者也做出西方一样的举措非常困难,但也需要反省,如何更人性化去操作实验。

  去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非典病毒灭活疫苗通过Ⅰ期临床试验之后,一块刻有“慰灵石”三个字的石碑,被安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幽静的草坪上,以纪念为研制非典病毒灭活疫苗而献出生命的实验动物。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开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