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工程推动生态文化建设
2010-09-20

'543'工程推动生态文化建设

2010-09-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讯 近年来,沐川不断丰富拓展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543”工程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独具沐川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5”,即五大生态文化创建活动。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实施节能降耗、废物循环利用、无纸化办公为内容的创建绿色机关活动;以“六个一”工程为主要载体的绿色学校创建,学校根据不同年级教授环保知识,把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将绿色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手牵大手”等活动,辐射带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沐川县凯德绿色希望小学在整个校园设计上充分体现“绿色、环保、人文、和谐”的特色,成为全国第一所“绿色希望小学”;以培育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绿色企业创建活动;以倡导生态、健康、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绿色消费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消费行为为目的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以村容美化、周边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为目标的绿色村庄创建活动。

  “4”,即倾力打造四大特色生态文化品牌,打造竹乡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竹编文化。推出了“竹乡艺术节”、“欢乐竹乡”、“文明在身边”等特色文化活动。“2010·中国沐川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即将建设的“沐川·中华竹博园”将汇集世界竹类品种超过40个属450余种,届时,将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集中展示散生和丛生竹种最多最全的竹类品种博览园。沐川精品竹编《千手观音》、《梅兰竹菊》在上海世博会精彩亮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沐川草龙,不仅荣获了吉尼斯纪录,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参与了奥运会火炬传递等国内大型演出活动。

  “3”,即建立三大机制。完善“决策、投入、考评”三大机制,沐川县加强干部学习,把生态环保知识学习纳入构建学习型县域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党政干部培训课程,对创建活动先进给予表彰奖励,层层建立考评机制,加大创建的资金投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