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发展与生态平衡之法
2010年09月09日
前两天,跟随一个旅游团前往内蒙赤峰的克什克腾旗,去乌兰布统大草原上撒了点野。
平日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我们奉行的都是“爱护花草,请勿随意踩踏”的准则,但在大草原上,导游指着中间一道沙化了的小路,教导我们说:“请大家尽量踩着草地走,尽量不要都紧着这条道走,要不然把草皮踩坏了,就很难再恢复了。”
确实,看着这条道儿,我们严重的理解了“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的含义,而且,不可思议的是,本来可以肆无忌惮的“践踏”草地的我们,走着走着,竟然都不约而同的走回了那条道儿,无意中在破坏着草原。
导游是本地人,讲解的很是生动,他告诉我们,内蒙古的原始草原其实生态很脆弱,薄薄的草皮覆盖之下就是沙质土壤,经不住反复碾压,草皮被毁坏之后,土地沙化,再想恢复绿草如茵的原始生态基本不可能,真正要想看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观景色,已然很难。
近年来,乌兰布统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很多剧组进入,其中包括《还珠格格》、《康熙大帝》、《无极》、《战国》等等,拍摄影视剧过程中对于草滩生态的破坏在所难免。与此同时,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大批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游客自驾前来,滚滚的车轮不知碾坏了多少脆弱的草滩。
“虽然现在草原的经济发展了,牧民们手里也有钱了,但现在的草原比起以前可真差远了,草场大规模退化,大批白桦树死亡,还有大批被改成耕地的草场……”导游的语气颇为沉重,“你们北京的沙尘暴就是这么来的。”
第二天,我们从乌兰布统前往达里诺尔湖的路上,遇见了一片风力发电机群,绿色的草原,洁白的风车,衬着蓝蓝的天空,好一副浪漫的画面,大家赶鸭子似的兴奋,应了那句旅游界箴言:“上车睡觉,停车拍照。”
导游讲解的时候,更多强调的则是风力发电的经济效益,譬如一个风机投资成本300多万,一天就能赚回1万多块云云,最后,导游开玩笑的说,欢迎你们都来赤峰投资风电开发。
但是,玩笑过后,导游正色言道:风力发电虽然利润可观,但是如果过度的建立风机组,将影响大气的自然流动,从而可能形成气候性干旱。“事实就是这样,这附近的牧民都感觉得到,最近几年雨下的越来越少,天气越来越旱。”
看着如斯美景正在逐渐遭到破坏,此趟草原之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如何在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之前曾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的道德大师预言:“人类文明的过度发展,将毁灭整个世界。”当时看了,虽有感触,但总觉有点危言耸听,现在想来,确然如此。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消极地追求“平衡”,而是希望能动地改造生态系统。如果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带来的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以收到良好的效益,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