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流浪猫搅民成难题
2010-08-31 来源:银川新闻网
一边,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咪被当宠物买回家;一边,一只只成年猫被主人赶出家门,变成了流浪猫。为什么会有如此鲜明的对比?当流浪猫成为“患”甚至成为“灾”,谁来负责?谁来救助?在皱起眉头撇起嘴的同时,这些更值得我们思考。
由受宠到被遗弃
“妈妈,看这只小猫多可爱,给我买一只吧。”在银川新华购物中心东侧出售小猫崽的摊点前,一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央求着。这位妈妈最终满足了女儿的愿望。记者在几个摊点前逗留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有10多只小猫崽被买走。一摊主告诉记者,农村人买猫是为了回家逮老鼠看粮仓,而城里人买猫就是当宠物养的。
在记者所住小区内,经常看到看门人拿着扫帚追赶着小区内的六七只猫。记者询问原因,看门人称这些都是被主人丢弃的。
为什么一边被当宠物养,一边又受到“扫地出门”的待遇?宁夏小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赵慕华称,这两者是有直接联系的。小猫崽看上去非常温顺可爱,许多市民便买回家当宠物养。可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猫的生理周期和生活习性,当猫性成熟开始发情,彻夜不停地叫时,许多市民便产生了烦躁情绪,最终将其遗弃。而遗弃的猫由于生育得不到有效控制,大量繁殖,导致流浪猫队伍逐年壮大。
流浪猫成社会隐患
海宝小区福川苑的安女士谈起猫来至今还心有余悸。今年7月份的一天,安女士下夜班回家,刚要进楼门口时,她发现门拐角两只绿森森的眼睛瞪着自己。当时吓得她一下子坐在了地上,等回过神定睛一看才看清是一只猫。
在记者采访中,与安女士受到同样惊吓的人不在少数,还有更多的人则更讨厌猫发情时像婴儿啼哭的叫声。在银川市环保局12369投诉中心的登记单上,记者了解到了万国香苑小区朱大妈的烦恼。今年五六月份楼下的猫叫声让老人无法
入眠,在寻求各方帮助无果的情况下,老人搬到长城花园的儿子家住了两个月。
还有市民称曾遭到猫的攻击,手臂被抓破过,他们担心流浪猫身上携带病菌,对人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宁夏小动物保护协会一医护人员对记者说:“猫在被遗弃之前,吃的有保障,卫生有保障,疾病防疫有保障。而被遗弃之后,只能翻垃圾筒找食物,携带病菌的可能性非常大。”采访中,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能想想办法,让小区内少一些流浪猫,还市民一个安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救助遇瓶颈
说到让小区内少一些流浪猫,就引出了救助、收留流浪猫的话题。日前一则本地的新闻报道引起记者注意:面对困在树上的小猫,有市民打了消防部门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救猫不是他们的职能范畴。虽然从树上救下一只猫,社区组织人力就能办到,无须动用本来就有限的消防力量,但流浪猫到底应由谁救助、收留,却让大家困惑。
赵慕华对记者说,2007年小动物保护协会刚成立的时候,就考虑过收留流浪猫。一年多时间也收
留了六七十只。但由于没有专业的猫舍,无奈之下只能又放走了。
“不是不救助,不收留,是目前这种环境没办法收留。”赵慕华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动物保护基地只收留了600多只流浪狗,没有流浪猫等其他小动物,而且保护基地目前正面临搬迁难题。记者在新的规划设计图纸上看到了“封闭式猫舍”图样。赵慕华称这是协会后期要考虑的,在新的保护基地建设时,一定要为流浪猫准备一个“家”。但目前新址还没有着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无处寻良药
即便小动物保护协会今后有能力救助、收留流浪猫,但这只是一些热心人士自发的有限救助,并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猫被遗弃、流浪猫逐年增多的实际问题。
采访中,一位养了10多年猫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的猫非常温顺可爱,左邻右舍都喜欢它。吴先生认为,从现在的流浪猫不断增多的势头看,许多市民是一时兴起买回家中,而后由于惧怕动物疾病、接受不了其生活习性等种种原因,又将其遗弃。因此我们更应该将谴责的矛头对准那些养了猫又遗弃猫的人。
该谴责的要谴责,该解决的还得想办法解决,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到治理猫患的“良药”。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赵慕华认为,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不控制会出现更大的流浪猫“队伍”,但治理的难度也非常大。赵慕华称目前对于还在各市民家养的猫来说,不要再被主人遗弃,或及时做绝育手术,就不会增加流浪猫的数量。而对于已流落街头的猫来说,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任其繁殖。因为这些猫由谁来负责抓?手术费用由谁来出?都是难题,而这也正是解决猫患的关键所在。
虽然暂时没有办法控制流浪猫的数量,但对于那些因为“猫叫春”烦恼而产生遗弃之念的市民,赵慕华借本报一角提醒:这一烦恼很好解决,只要带着猫到动物医院做绝育手术就行了。
记者采访了银川两家动物医院,得知做这样的绝育手术花费160元左右,这对于把猫当宠物养的家庭来说,不应该是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