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存活率有多高?
2010-08-09

生态补偿,存活率有多高?

时间:2010年8月9日 来源:杭州网

  炎炎夏日,说到避暑玩乐,到海边去耍耍绝对是个惬意的选择。可如今,要找一片清爽的蓝色海域来消遣玩乐可不容易,要么驶向大海深处,要么花个大价钱跋涉到周边岛国去。作为享受丰富海岸线的杭州湾居民来说,近水楼台却只能得黄水,实在闹心。

  近日,温州往乐清湾海域放流了2万尾小乌贼和10万尾大黄鱼,如果不介绍这新闻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对于如此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举动,不假思索地拍手称好者恐怕甚多。事实上,温州乐清此次放流海洋生物的公益之举,缘于“拿出”了17.5公顷海域给浙能乐清电厂,用以填海建厂。对于这样一种“交易”,当地海洋与渔业局称其为“生态补偿”。

  这笔交易是怎么得来的?当地海洋与渔业局给出的“生态账”是这么计算的:被占用海域的鱼儿密度,乘以占用面积,就放流多少鱼。至于放什么鱼类,就看在周边海域哪种鱼类最适合生存,哪种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最成熟。与此同时,乐清海洋与渔业局还不忘指出,浙江沿海的宁波、舟山类似的制度正陆续出台,似有大力推广此举的意思。

  相较于前些日子宁波慈溪为了“向海洋要地”坚称“杭州湾区域属于钱塘江”的做法,乐清政府生态补偿的做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较之无所顾忌、肆意填海造地的年代而言,这样的意识和举措更是具有进
步意识。

  莫非“生态补偿”果真是保护与利用海洋资源并行的双赢之举?在拍手称好之前,我们是否还应该有这样的思考和顾虑:这人工放流的2万尾小乌贼和10万尾大黄鱼在海洋里的存活率有多高?它们所营造的生态圈真能弥补得了填海造地带来的一系列污染吗?当然,公众并不要求百分之百的成活率,但对于保护海洋资源如此利关子孙后代的大事来说,绝不是一个放养的画饼就能敷衍了事的。

  根据官方公报,2009年,中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7.3%,杭州湾已赫然出现在严重污染海域名单中。如今,富人需要海景房,企业需要工厂房,政府需要面子房……当钢筋水泥森林在这些利益诉求的驱使下不断从陆地蔓延至海洋,各地一拥而上的姿态加之日益严重的污染的确值得杭州湾城市警惕。毕竟,圩田盐化、海岸侵蚀、物种减少等诸多痛楚不会只是一个久远的传说。

  珍爱海洋资源,保护生态平衡需要的是一片发自内心的敬意和诚意。对于一个服务型政府来说,出台一项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不应只局限于符合绝大多数公众的眼前利益,更在于其具有长期深入的规划和思考,以及长期的可操作性。笔者无法轻易给“生态补偿”下定论,究竟这样的保护措施究竟是敷衍还是创举,还需时日考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