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态和文化资源要生产力
时间:2010年7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同时还要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和三大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金秀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西江源头最大的水源林区,担负着年产水量25亿立方米、灌溉周边200多万亩农田和1500多万亩耕地、为近200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重大责任。因为责任和义务,金秀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一度成为一对矛盾。
然而,来宾市委在2008年对金秀实行了差别化考核——不考核工业考核生态,金秀人解放了思想,开始科学谋划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一心一意向生态和文化资源要生产力和经济指标。在“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工作思路的指导下,集中精力“卖风光”、“卖特色”,集中精力经营大瑶山生态民俗,着力包装“生态、气候、文化”。成效立竿见影——“世界瑶都”品牌愈发响亮,圣堂山、莲花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新考核办法实行第二年,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4万人次,同比增长42%,在因修圣堂山景区公路封山的情况下,依然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5.4%。同时,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700万元,同比增长18.67%;今年1-5月,全县完成财政收入5584万元,同比增长53.38%。
可以说,因为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金秀正迈上“富民强县”的康庄大道。最近,金秀又开展了以“谋划金秀科学发展,加快全县经济转型”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根据5月中旬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到金秀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全县干部正在就“关于保护和开发利用金秀良好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关于县城定位”以及“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作风”等问题开展大讨论。讨论自5月26日到8月中旬结束,分为学习动员、讨论调研和完善措施三个阶段,目的就是在干群头脑中形成“向生态、文化资源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思路,走好富民强县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