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何有同性恋?
2010-07-26

动物为何有同性恋?

时间:2010年07月26日 来源:重庆晚报

  从2003年开始,林德赛·杨就一直从事黑背信天翁的研究,她发现,卡耶纳海峡1/3的黑背信天翁“夫妻”其实是由两只雌鸟组成,而且很多这种组合可能已经在一起4年、8年甚至19年之久。这些雌性组合形同“夫妻”,在研究人员的眼皮底下,瞒天过海,一同筑巢孵卵、抚育幼雏。 
 
  目前,科学家已在450个物种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同性性行为。历史上,科学界对于动物同性性行为没有展开系统研究,仅把它们作为毫无意义的偶然现象。不过,近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开始正视动物同性性行为,并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

  传统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中心思想在于物竞天择、物种优化。而动物同性性行为似乎违背了这一核心原则———为什么动物会进行与生殖无关的同性性行为呢?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新的假说,试图证明同性性行为在某些物种的进化过程中或有一定意义。例如,将同性性行为理解为有助于遗传优势基因的迂回策略。比如,雄性粪蝇会不停地和同性交配,使弱者精力殆尽,在真正求偶的过程中败下阵来,实现优胜劣汰。雄性宽吻海豚可以通过同性性行为巩固相互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它们的繁殖意义重大,因为雄性海豚通常是团结起来,集体求偶。

  但这些说法仅解释了特定物种内的特定行为,不具普遍性。过去15年里,生物学家瓦西一直都在研究日本短尾猴的同性性行为,他认为短尾猴的同性性行为并没有明显目的。瓦西表示,很难提出一种可以解释所有物种同性性行为的万能理论。

  编译自美国《纽约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