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麦里野驴种群数量查清
专家认为,春季到冬季种群数量在3379到5318匹之间变化
天山网 2010年4月13日
通过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野驴数量逾一年的实地调查,专家首次提出,保护区内野驴种群数量在3379到5318匹之间变化,野驴种群密度已经从建立初期较低水平达到基本稳定。这一研究结果将为野驴的长期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惟一有两种野生马科动物——普氏野马和蒙古野驴栖息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也是鹅喉羚及盘羊的栖息地,还是当地家畜越冬度春的天然草场。对于这片区域内不同季节中蒙古野驴种群密度及数量研究一直未见报道,阿勒泰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初红军等人所进行的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阿尔泰山及其南部荒漠有蹄类多样性现状与保护研究”日前通过验收,完成了这项调查研究。
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是一道难题。调查方法、样本量和误差控制是获得野生动物数量无偏估计的关键。初红军等人的野外调查采用了截线取样法,乘坐越野吉普车以30码的车速在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中随机选择了一条有蹄类经过的路线,以群为单位统计发现目标动物的次数,同时记录每群内的个体数、个体年龄及性别、天气状况以及目标动物所在位置地形地貌等环境因子。随后,再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估算种群密度。
调查发现,保护区内蒙古野驴适宜栖息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约占18000平方公里保护区总面积的32%。春季到冬季,蒙古野驴种群数量在3379到5318匹之间变化,这与2001年曾有专家评价 “保护区内仅有小的且破碎化的蒙古野驴种群存在”的结论明显不同。
初红军认为,由于保护区有效控制了偷猎、非法进入保护区活动人员以及保护区周围区域蒙古野驴种群季节性的迁入保护区等原因,该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种群密度和数量远大于蒙古国蒙古野驴集中区域,较保护区建立初期野驴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摸清保护区内野驴四季的种群密度和数量,对于今后的保护和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阿勒泰管理站陶永善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持续干旱导致蒙古野驴的迁移,加之狼和猛禽等天敌的捕食、偶然发生的偷猎以及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蒙古野驴数量季节波动,保护区将考虑制订长期方案来监测荒漠有蹄类种群动态和趋势、关键性栖息地和迁移模式,制订荒漠有蹄类物种恢复方案。(记者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