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淡水的谬误与事实
2006-04-03
全世界约有10亿多人口无法获得清洁的淡水,约20亿多人口没有足够的卫生设施,每年水相关疾病引发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500万。此外,在过去30年中,淡水物种的数量减少了50%,超过了同时期海洋、森林生态系统物种消亡的速度。

  面对这样的统计数字,我们不禁备感忧虑。世界上有如此众多的人遭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是时候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剩余的淡水资源了。

  今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是一个由各利益相关方参加、旨在提高国际水问题意识、在全球层面上影响水问题政策制定者的盛会。当数以千计的参会者前往参加之时,他们应该了解一下关于水资源的谬误和事实,更重要的是了解针对全球水危机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谬误:水坝可通过存储水量来降低水危机,也可以进行水力发电,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全世界范围内有48000多座大型水坝在运行。其中的很多大坝,包括在建大坝,正在对世界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构成很大的威胁。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全世界227条大型河流中60%以上已被水坝分段阻隔,导致湿地破坏、淡水物种(包括河豚、鱼类、鸟类等)减少、数百万民众被迫迁移。尽管水坝可以用来进行水力发电,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可靠的水、电供应。此外,水坝造价昂贵,起码比通过提高水和电的利用效率来减少需求的方法要昂贵得多。在很多地方,耗费在水坝上的资金如果能投入到湿地恢复上,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不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解决方案以取代水坝建设;如果建设水坝必不可少,则应该严格遵循世界水坝委员会2000年发布的指导方针,以降低风险。

谬误: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我们需要更多的水。

事实:我们已经开发了世界可用淡水资源的54%,单是农业就使用了其中的70%。但在这70%中,约有一半以上由于低效灌溉而浪费掉。在那些种植“最废水”的作物(如:棉花、水稻和糖类)的国家,人们正在研究更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提高稀缺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在南非,小户联合作业、农业规划、滴灌等更佳方法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生产力,也减少了下游侵蚀和污染。在印度,农民开发了一套有效的水稻灌溉系统,在减少水资源使用量的同时使得产量提高了20-50%。鉴此,我们应该优先扶持有效水资源使用方法,帮助农户采用更有效的农作方法,在减少水耗的同时提高产量。

谬误:淡水栖息地保护是以减少人类利益为代价的。

事实:WWF在哥伦比亚、巴西、南非、中国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与当地社区联合进行的自然保护项目实现了收入、就业和渔业产量的共赢。世界最大的100个城市中有1/3以上完全或部分依赖流域内的森林保护区获取饮用水,这些城市包括:纽约、雅加达、东京、孟买、里约热内卢、洛杉矶、巴塞罗那、内罗毕和墨尔本等。管理良好的天然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滑坡、侵蚀和泥沙沉积的风险。还可以通过过滤污染物(如杀虫剂等)来显著提高水的纯度,并涵养水源。各国可以从实行森林流域保护战略中受益,大幅度减少供水成本,以及改善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

了解这些事实后人人都会认为,负责任的政府都应通过更经济、更长久的途径来管理水资源供给问题。但可悲的是,很多国家仍旧坚持修建水坝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因为这种相对于小型、基于社区的方法似乎能够更快见效。政府也没有按照预先商定,实施那些能够推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和国际框架。

事实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无法通过大型工程进行维持。我们应该努力维护淡水的均衡分布、流域和湿地保护、污染降低和可持续渔业管理。保护淡水生态系统并不是环境运动说教的空洞目标,而是为了消除贫困所铺设的一块切实可行的关键基石,它能为贫困人口带来清洁饮用水和更高效的农业和渔业生产。

保护湿地和河流应该是政府寻求水资源安全和消除贫困的优先之举。如果政府开始关注被遗漏的环节,即更好地管理作为人类和自然重要水源的河流、湿地和其他淡水水体,第四届全球水论坛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来源:WWF)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