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 2010年03月11日 10:20:11
全国人大代表、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
天山网北京讯(特派记者韩晓怡 杨冶摄影报道)调整能源结构、治理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介绍了乌鲁木齐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将采取的举措,其中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的思想明确、脉络清晰。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乌鲁木齐,市区东西南三面环山,冬季平均风速小、逆温层厚,使得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城市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十分有限。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外,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等问题更加剧了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
实施“蓝天工程”以来的近十年,乌鲁木齐市已累计投入60多亿元用于环境综合治理,但随着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煤炭消耗量的增加,投入的资金、采取的措施虽然有效遏制了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但与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是乌鲁木齐最大的民生。”吉尔拉·衣沙木丁介绍说,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力争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容量之内,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6.7万吨之内,烟尘排放控制在4万吨之内,努力实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全面彻底治理大气污染目标。
目标的实现需要管用、有效的措施作保障。针对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成因,乌鲁木齐将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比例,围绕推广新能源、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推广热电联产、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步伐等方面采取措施,这些都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被誉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并在短短几年中得到各国广泛认可,并备受推崇。
发展低碳经济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目前,乌鲁木齐市仍然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4.86%。
吉尔拉·衣沙木丁说,我们治理大气污染,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拆除燃煤小锅炉,调整供热结构、大力推广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增加民用和公共服务天然气用量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高能耗导致高排放,高排放导致高污染。2008年乌鲁木齐市万元GDP能耗约2.438吨标煤,高于国家每万元1.102吨标煤和自治区每万元1.963吨标煤的水平。
“我们做过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中有80%以上来源于工业企业,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在前20位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市总排放量的近77%。”吉尔拉·衣沙木丁说。
实现国家制定的节能降耗目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之一。吉尔拉·衣沙木丁表示,加强重点企业的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和污染治理,推进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企业,逐步将这些企业搬迁出城市中心区,这也是我们治理大气污染中要做的重要工作。
在普遍认识中,经济发展走低碳之路,一方面是政府必须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需要。
“对乌鲁木齐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还百姓一片蓝天,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吉尔拉·衣沙木丁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