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珠海保护遗弃动物中心
2010-03-02

2010-03-02 09:09:22 珠江晚报

在保护中心,义工们与收留回来的小狗合影。

  从2006年起,她就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保护流浪动物的就是好人、朋友,反之则是坏人、敌人。

  在她看来,动物比人更忠诚,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爱护小动物可以发掘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

  不过,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尽管不断有热心人帮助,但如何为流浪动物找一个安定的家,仍然困扰着她。

  李迎冰,珠海保护遗弃动物中心负责人,近5年来一直为收养、善待被遗弃动物鼓与呼。2009年末,保护遗弃动物中心发生搬家风波,李迎冰则一夜间成了新闻人物。

  人不如狗的游戏规则

  2月9日下午,珠海的气温攀升到20°C,阳光射进了位于凤凰山变电站后的保护遗弃动物中心院内,李迎冰随手拉了把凳子,还不时逗逗刚被送到保护中心的比熊犬。

  人不如狗,这是她王国里的游戏规则。

  整个保护遗弃动物中心,狗舍、猫舍的每个细节都力求简洁、精当,却没有一套供人休息的沙发。在她看来,“每个义工到这里就是提供帮助的,不是享受小资情调的”。

  成立保护遗弃动物中心近5年,对于李迎冰来说绝对是场不折不扣的战争,还带有一些悲情色彩。

  为了使被遗弃的动物有个安稳的家,她和志愿者们四处奔波,却被迫搬家4次。即便如此,在毫无收入的情况下,仅依靠捐助,她还是带领着保护中心救起了近千只流浪狗。

  保护中心4次搬家

  李迎冰毫不讳言对小动物的喜爱,而这段来源于童年的记忆,也是她5年前成立保护遗弃动物中心的初衷,“虽然现在已经意识到收养流浪动物还有更广阔的社会意义”。

  在李迎冰的记忆中,家里一直养狗,而且从没间断过。“当时就觉得狗特别亲,对人很忠诚,所以小时候还经常和狗一起睡觉”。

  来到珠海后,她仍没放弃养狗的习惯。但与家乡不同的是,城市的角落、街边却不时能看到被遗弃的流浪猫、流浪狗,“看到它们在街上乱跑、出车祸,心里会疼。”

  2006年5月,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李迎冰牵头花了几千块买来铁丝网,将嘉园附近的一栋烂尾楼一围,珠海保护遗弃动物中心就成立了,“当时还收养了18只流浪狗。”

  可是,当年对保护中心抱有“走一天算一天”想法的她并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路越走越难,甚至已经骑虎难下。

  最大的困难不是钱,钱可以通过会员募捐,而频繁的搬家,找合适的地方,才是最考验人的:“5年换了5个地方,搬了4次家”,她说,4次搬家的全过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第一次,前山烂尾楼的业主要继续盖楼了,被迫搬离;

  第二次,在一个朋友的小院子里,觉得也不是长远之计,走了;

  第三次,到了格力的宿舍楼后面,时间长了邻居嫌这些捡来的狗又脏又臭,被赶出来了。

  第四次,去了金鼎一个养殖场,但养殖场嫌流浪狗有病,怕传染给其他狗,只好再搬,最后搬到现在的所在地。

  300平米的房盖了4个月

  最后一次从金鼎被迫搬出后,李迎冰已感觉身心疲惫,“再也不想这么折腾了”,以前的几次搬家都是借用他人的地方,掌握不了自主权,“后来琢磨着哪怕花点钱,也要自己盖个房子”。

  2007年8月,在义工们的帮助下,保护中心将凤凰山变电站后面的空地一举租下,租期7年。

  她塌下心来,开始放手筹款在空地上建狗舍、猫舍,“建房之初琢磨着也就用4、5万块钱,依靠社会捐资还能维持,结果等4万元花完,才发现只把房子盖了,院子和其它设施都还没影呢”。

  此时,保护中心内部也出现了争论:钱没了,是否继续盖?一种声音认为,要盖就盖好,哪怕努力筹款也要盖;另一种声音则是,没钱的情况下将就着用。

  对此,李迎冰支持前者。

  那段日子,为了筹到款,她整个人都像着了魔一样逢人就提保护中心的事,而其它保护中心的义工也通过网络、口口相传向好心人募款。

  实际上,保护中心的房子也是收到一点捐助就盖一点,“前前后后,盖一个300平米的狗舍,花了4个月”,李迎冰指着由碎砖头砌成的地面说,“这些碎砖头都是义工们捡来亲手砌在地上的”。

  中心毗邻水库再遇搬家困境

  房子盖好后,保护中心在两年时间里救助了不少流浪猫狗。截止到2009年10月,中心初具规模,安置着流浪狗80多只。谁知,当年10月中旬,李迎冰忽然接到保护中心所在地租赁方的通知,说由于中心毗邻梅溪水库,出于保护饮用水源,政府部门限期一个月内将该地违章建筑拆除。李迎冰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使尽浑身解数,希望能为保护中心找到长期使用的土地。她打电话,给媒体、给主管部门、给热衷保护流浪动物的人。去年10月底,随着央视、广州电视台和一批本地媒体的强势关注,政府部门口风也略有松动。原本“必须一个月内自行拆迁”的决定被缓行,但不是无限期定居,而是催其尽快找到新场所。

  新家在哪里?

  从去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她和义工们在珠海开始了地毯式的土地搜索,但结果却都事与愿违。

  “太远不能考虑,近点的地租却太贵”,李迎冰说。

  现在,李迎冰的保护中心仍然在收留被遗弃的动物,但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方式将动物转送给有能力领养的好心人。在她看来,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之前,保护中心“只能过一天算一天”,而这段蜗居的日子里,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和敢作为的主管部门提供帮助。

来源:珠海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