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立法提高实验动物待遇
2010-02-03

2010-02-03 07:23 来源: 浙江在线

肥胖大鼠与同龄的大鼠在玩耍。

来源:大洋网

  住"万元房"喝"超纯水" 我省立法提高实验动物待遇

  每年50万只的实验动物们,对人类来说可谓劳苦功高。日前,我省专门立法通过了《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提高它们的“福利”待遇。

  如果人工心脏研究成功可以不必等待器官捐赠

  目前,这个研究即将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我国目前每年有54万人心脏性猝死,许多人都在焦虑地等待合适的心脏供体。如果成功的话,对许多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当然在这之前,将有一批替身——实验动物,替人类去接受实验。

  对于这些替身,严志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创造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国内最长寿者,就离不开37年前一群特殊动物所作出的贡献——30多条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大狗。

  1973年,在省科技厅的帮助下,30多条大狗严阵以待,等待人工心脏瓣膜的置换。

  许多现在非常精密的实验仪器,当时都还没有,许多工作只能手工完成。每置换成功一条狗,严志焜都会睡在它的身边守侯,日夜密切观察,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它出现异常。没日没夜的付出,终于使动物实验获得了成功。

  1976年,这项置换手术终于被运用到临床上。当年23岁的桐乡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陈凤桥就是首名受益者,她也是目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国内最长寿者。

  立法管理动物实验提高人类替身的“福利”待遇

  “实验动物中也有实验伦理,这是我们这些年都在提倡的,也通过一些法规来提高动物的福利。”2009年10月1日,我省用立法的形式,通过了《浙江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省卫生厅科教处朱炜介绍,《管理办法》从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和居住环境,对如何维护动物福利作出了明文规定。

  我省卫生系统,从去年年底开始,率先在全国,开始对进行动物实验的医生、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8期,培训了1000多人。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食品、使用的药品和化妆品,都离不开实验动物。”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陈民利教授解释,我省的动物实验80%集中在医学领域。一项医疗技术如果要推行到人身上使用,一般都要经过小鼠、大鼠等小型动物阶段,狗、猪等大动物阶段,以及猴子等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可能用到几十只乃至上百只动物。

  “人类进步离不开动物试验,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科学、合理、仁道地进行动物实验,尽量改善它们的居住环境,优化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技术。”陈民利说,不要把动物实验的研究人员看成是冷血的,其实每一个参加实验的人都能体会到,动物是有感情的,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减少动物的痛苦。

  住的是“万元房”喝的是“超级纯净水”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拿来就可以做实验。一个研究课题,如果要获得认可,对于参与实验的动物都有严格的品种品系、年龄、体重、等级之类的详细规定,如果超出了这些规定,实验结果并不被认可。

  肩负着人类重任的实验动物们,它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如何? 日前,记者走进浙医一院的动物实验室,了解它们与世隔绝的神秘生活。

  在进入实验室前,随身携带的一切物品都被要求放在门外。换上经过高温消毒的隔离服、拖鞋后,进入第二道门。戴上一次性口罩和手套,仅剩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后,推开第三道门,迎面看见的是10多个消毒喷淋头,第四道门还没有拉开,就感觉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流。

  “实验室内是常年保持25摄氏度的温度,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内,使用的是中央空调,每堵墙都有保温功能。当年成立的时候,这个地方每平方的造价就是一万元。”鱼达,浙医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创始人之一,2005年该中心正式成立时他就在了,实验中心内的每只老鼠,都认识他。

  打开门就是两排动物宿舍房,每个架子里都放着若干个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白色塑料盒,每个盒子里,住着两三只老鼠,为的是保证它们有足够的生活和运动空间。

  老鼠们还有专门的用餐区,用餐区内又被划为两格。

  一格放着一个不锈钢盆子,盆内放着一段段约两厘米直径的圆柱状褐色物体,这是特殊制作的鼠粮。

  另一格呈45度角倾斜放着一个装着金属吸管的玻璃水瓶,瓶子里装的都是经过高温灭菌的超级纯净水。老鼠喝水时,只需要就着吸管就能喝到,像小宝宝用的奶瓶一样方便。

  基因纯正的动物们

  有时需要上百代的近亲结婚

  根据美国实验动物的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实验动物,按其使用量由多到少排名为:小鼠、大鼠、鱼、豚鼠、地鼠、家兔、非人灵长类、狗和猫。每一种动物,又会根据出产地和动物特征,分为若干“谱系”。

  目前,我省各个动物实验室使用的实验动物,也以大小白鼠为多。

  “不要小看这些住在这里的老鼠,它们每只的价格都高达200元,因为它们的基因都非常纯正。”鱼达说,一般的实验老鼠只需要20元一只,而他们实验室的老鼠,主要是用来参与肝移植实验的,对于遗传背景的要求非常高,都是近交系的老鼠。

  所谓近交系,就是我们人类所说的近亲结婚,这种近亲结婚不是一代就完成的,至少兄妹交配二十代以上,乃至上百代,这样产生的老鼠,基因几乎一模一样。

  “只有这样的老鼠,进行实验时,才能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单一因素的考察。”浙医一院器官移植实验室副主任谢海洋说。

  浙医一院的动物实验室,主要从事肝脏移植技术的观察。老鼠个体比人类小几十倍,在老鼠身上进行肝移植的难度非常高,但是十多道移植工序,必须20分钟内完成。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勤练手上功夫。

  “比如给老鼠打针,要从尾巴部位打进去,老鼠尾巴上只有两条静脉,要从毛茸茸的小尾巴上,快速找到静脉,并注射进药水,是非常考验技巧的。”浙医一院器官移植实验室副主任周琳说,移植手术的快与准,可以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移植完成后,大约20分钟左右,老鼠就会苏醒,实验人员都会拍拍老鼠的背,表示安抚。

  “老鼠们也会认人,如果技术人员不喜欢这份工作,参与实验的老鼠也能感觉到,在技术人员将它们从盒子里取出来时,老鼠也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鱼达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