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
2010-01-26

2010年01月09日17:00南海网

严重污染的三亚河

  三亚河畔,白鹭栖居,红树林挺立,加上沿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这座花园城市的一张名片。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排污量激增,由于排污管道不健全,这些污水被直接排入三亚河、临春河及周边海域,导致严重污染,三亚河黑水横流、恶臭扑鼻,这个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近日出现数起白鹭和淡水鱼死亡事件,海南经济报记者循河溯源,展开调查。

来源:腾讯网

  现象1

  白鹭和淡水鱼屡遭“毒杀”

  每天都要在三亚河道打捞垃圾的环卫工人李德明最近非常伤心,因为一连几天,他都在临春河河道里打捞到白鹭的尸体,岸边也经常出现被泡得发白的死鱼。

  李德明说,自己干这份工作年头不短了,之前很少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白鹭和鱼估计都是被污染严重的河水毒死的。

  住在附近的“老三亚”符先生最近也感觉纳闷,以前每天晨练时经过三亚河,至少能看到上千只白鹭在水面上盘桓不去,是秋末冬初的三亚一景,现在看到的白鹭约200只,担心这些美景会渐渐消失。

  据了解,2000年3月,为保护黄嘴白鹭、海南山鹧鸪等野生鸟类,三亚市新辟三亚河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陆地面积为900多亩,其中红树林210亩。

  现象2

  市内两河黑水横流恶臭扑鼻

  海南经济报记者沿三亚河一路探访,岸边漂浮着的很多垃圾令人作呕,在三亚河西段红树林,白鹭和山鹧鸪只能在黝黑的淤泥中觅食,一位来自山西的候鸟老人感叹,没想到一座没有工业的城市,环境保护区竟然会变成这样。

  三亚两河三岸普遍存在污染现象,目前只有20多名工人和4条环卫清理船负责清理河道,虽然他们每天要从早晨7时一直工作到下午6时,每天至少要打捞3吨垃圾,但仍然无法缓解河道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

  环卫工人介绍,他们最头痛的是河道两侧伸出的各种排污管道,这些管道中排出的污水量已经超过了河水的自然消解能力。红树林成了市民的“公厕”,排泄物多得无处下脚,他们每天被熏得头晕眼花。

  环卫工人说,三亚河和临春河至少有10多个排污口,这些管道往往隐藏的比较隐秘。去年三亚有关部门对河东段排污管道进行了整治,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扭转,但最近又出现大量新的排污口,河水越来越臭。

  教师

  提交三亚河污染调查报告

  三亚市第二中学王苗苗等几位教师在2009年底提出了《三亚河流污染导致相近海域污染》调查报告,报告中说,最近几年发现,三亚河入海口及相邻海域的海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报告说,三亚河的西河段散发轻微臭味,颜色为墨绿色,能见度大约为60厘米-80厘米,河床泥沙已经受到污染。三亚河的入海口一段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河面漂满垃圾,河水为深绿色,臭气熏人,能见度极低。调查时还发现河岸有管道在排放污水,这些被污染的河水又随着潮汐流向邻近海域,造成海洋水质污染。

  报告建议,从污染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对策,首先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其次是加强对不合法排污行为的监察和处罚力度;再次是加强城市排污管道、污水净化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主管部门

  年内立项健全排污管道

  1月7日下午,三亚市水资源与供水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风桥头的管道曾出现管道破裂,目前还没有修复。三亚河河西段也经过了改造,目前大部门排污管已关闭,但仍有小区和酒店擅自排污,2009年全年共查处30多处。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是三亚河西段,因为这里人口密集,酒店和公司林立,三亚市二级排污管道不健全,这些问题需要市政部门统一解决。

  该负责人透露,目前,改善污染问题的报告已通过并立项,只要审批下来,排污系统改造有望在年内动工。负责打捞水上垃圾的三亚市园林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一定加强打捞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市民不往河中乱扔乱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