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财欲与食欲
2010-01-14

日期:2010-01-14 10:16:15 来源:海口晚报网

执法人员查获的野生动物。

适合放生的地点越来越少。

  进入冬季,不少野生动物开始冬眠,加上“冬补”的市场需求,贩卖野生动物日益猖獗。打击难、放生难,是摆在执法人员面前的两道难题,而一些民间的放生活动,同样令人忧虑不已。  

  毒蛇遭殃

  2009年11月14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人员在秀英大道守候,跟踪一辆小轿车到一家酒店,当场截获17袋“山货”,全是眼镜蛇,共200多条。一周后,执法人员又在粤海铁路南港码头,从一辆即将乘船过海的货车上,查获100多条眼镜蛇和一批其他类野生动物。

  冬季,蛇进入冬眠期。一些职业捕蛇者说,冬眠的蛇很容易抓,拎个大口袋,在山脚根据爬痕和洞口的粪便,便可直捣蛇窝,往往一伸手就能抓几条。从城里来的要货者多,蛇成了“钱串子”。

  该站副站长吴清军介绍说,蛇是海南的优势品种,也是首当其冲被不法分子捕获及贩卖出岛的野生动物。2009年全年,该站共查扣省级重点野生动物6650只(条),有三分之一是入冬以后查获的,且一半以上是蛇类。主要是眼镜蛇、金环蛇和眼镜王蛇等有毒蛇,以及滑鼠蛇、灰鼠蛇和蜡皮蜥(即坡马)等。据一些蛇贩子交待,毒蛇和“金龟”比其他同类更受买家青睐,所以抓蛇先抓有毒的。

  畸形市场

  岛外贩卖野生动物者,从秋风渐起时,也不断加大动作。贩运入岛的野生动物主要是白面鸡、黑水鸡和鹭鸟等鸟类,以及猪仔狸、果子狸和狗狸等狸类。这些货大多由海口入岛,供应全省各地农贸市场和酒店。

  曾让美兰国际机场公安局、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执法人员最为头痛的,是来自南昌和武汉的航班,几乎每趟航班的货物中都挟带野生动物,而取货者神出鬼没。

  该站站长陈如民说,2009年11月,南昌航班取消后,断了一条空中偷运野生动物的通道,不法商人又改从海上运输。

  冬季野生动物贩卖行为缘何如此严重?除了受气候影响,一些野生动物自我保护能力明显变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袋中之物之外,便是跟人们的习惯等有关,有人说“夏进冬补”,一些人偏好冬补“野味”,供求双方催热了这个畸形市场。

  据了解,冬季各类野生动物活体价格普遍高于夏季。如猪仔狸由平常每斤三四十元涨到80元左右,鸟类由平常的每只20至25元涨到每只四五十元。蛇类在冬季更贵,不法商贩按斤收购,个体越大价格越高,一般3斤以上的“花蛇”,夏季每斤六七十元,冬季则在150元以上,在春节期间甚至超过200元。

  放生尴尬

  无论来自哪里的野生动物,一经查扣,放生便是摆在执法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副站长韩远军说:“放生环境越来越不理想了。”

  据介绍,我市执法部门原来一直选择在城郊有灌木石头和人口相对较少的羊山地区放生,近年来随着城区扩大,居民增多,很多地方已被开发,适宜放生的地点急剧减少。

  每年在海口放生的野生动物有近万只(条),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2009年,仅该站放生的野生动物就有8650只(条)。如果大量毒蛇集中在一处,不仅对人畜有威胁,而且生存状况堪忧。按放生环境估计,历年来所放生的蛇类等动物死亡率较高,未能做到充分保护。

  目前,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和黎母山等四大林区均是我省放生野生动物的适宜地区,但路程离海口太远。由于缺少经费和设备,长途跋涉也令动物们“折腾”不起。2009年,该站试着拓宽放生领域,在临高选点放生鸟类三四次。至于将来如何放生,韩远军无奈地说:“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让我省有关专家更为忧虑的是,民间自由放生野生动物活动愈演愈烈。如,我市及周边一些市县农村,在祭祀等活动时放飞野鸟,城区一些地产开盘和酒店开张,也举行放生活动,一些富商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大蛇、大龟放生森林或大海,称是为了积德祈福。

  相关部门查扣的野生动物,是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分种分类,并经指定权威机构检疫后方能放生。而对于巴西龟、狗狸、猪仔狸等本地没有的动物绝不放生,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可能带来的病毒等问题。市民们在市场上所购用来放生的鸟类及其他动物,基本均不是本地产,因养殖技术不过关等原因,目前我市乃至全省尚没有一家养殖出售放生观赏鸟等动物的企业。

  专家指出,外来野生动物入侵,会因病害、生存竞争等殃及本地物种或破坏食物链和生态环境,民间的各种放生活动实际上是弄巧成拙。

  任重道远

  打击难,放生难,是目前摆在我市野生动物保护执法部门面前的两大难题。

  据执法人员反映,如今不法商贩经常变换地点,一些酒店经营野味也不再摆上台面,突击查处已难奏效。出岛的野生动物,运输车辆不断变化伪装,且整个贩运链中有众多“二传手”,难以揪出幕后者。

  法律法规的滞后也令执法者们头疼。对抓到的贩卖者和经营野味的酒店,按照我省实施的相关法规是一样的处罚,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会作为刑事立案,这对非法经营者来说难起到震慑作用。

  有关人士建议说,政府部门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专门经费进行保障,同时可利用地方立法权,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订,对贩卖经营野生动物行为的惩处等进行细化量化,以便更利于操作实施。

  据韩远军介绍,经过不断打击和宣传,近两年贩卖野生动物量呈减少趋势。省小动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菁介绍说,相关组织和部门可通过组织活动进社区、进酒店、进村庄等,倡导人们拒食野味。针对季节性特点,工商等部门可联动联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于民间放生行为,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宣传,让科学保护动物理念深入人心。(记者 彭桐 文/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