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今夏禁行汽车
2010-01-06

2010年01月06日10:0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过境走隧道 青城山今夏禁行汽车

  自驾车游客须在山门前换乘电动游览车或步行至景区

  □为提升青城山山门的景观形象,同时避免交叉路口交通阻塞,山门处将建造2层立体交通。

  □山门处的地面上,原有的省道106线将变身为巨大的花园广场,过路汽车全走地下隧道,此处同时修建青城山游客中心、景区数字化指挥中心和都江堰博物馆。

  开满鲜花的广场上游人如织,过往车辆则从地下的隧道悄悄穿过,繁华中又透着静谧……今年夏天,青城山山门处即将发生“大变脸”。今日,青城山镇省道106线将正式开建下穿隧道,以便都江堰到崇州的过境车辆快速通行。而在山门附近,原有的地面道路将全新变身大型广场景观。都江堰市建设部门表示,今年5月12日前,广场和游客中心就将建成并向游客开放。届时,青城山将禁止汽车驶入,游客必须在此换乘电动游览车或步行至景区。

  山门变花园过境汽车全走隧道

  昨日下午2点,青城山镇附近的省道106线已经被施工挡板重重包围。“明天就要开始修下穿隧道,汽车路过山门全部走地下。”

  施工方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徐成强说,青城山山门是进入青城山景区的咽喉。为了提升这里的景观形象,同时避免交叉路口交通阻塞,他们将建造2层立体交通。

  在青城山山门处的地面上,原有的省道106线将变身为一个巨大的花园广场。目前,都江堰市规划局正在制定广场的设计方案,主要将遵循青城山的历史文化风格,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青城山游客中心、景区数字化指挥中心和都江堰博物馆也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据介绍,游客接

  待中心占地40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地下还有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容纳500辆车。今后,自驾车的游客须将车停在山门外,走路或者乘坐观光车进山。

  在广场地下,新建的下穿隧道将保证都江堰到崇州的过境车辆快速通行。该项目投资约2亿元,道路总长1020米,其中隧道长702米、高5米以上。隧道起于青城山镇青正街东段,穿越青城山大道(山门)、青幽街、东软大道。为保证安全,隧道内部将修建集水井避免积水,应急灯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保证30分钟照明。预计整个工程将挖土20多万立方米,光是混凝土就要用5万多立方米、钢材8000多吨。

  8级抗震标准游客中心可买机票

  和新广场一起亮相的“两中心一博物馆”,也将全面提升青城山的旅游服务档次。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最高为3层,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停车场,面积达6300平方米,可停放汽车500余辆。所有建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标准达8度设防。

  其中,游客中心由游客接待中心、咨询服务中心、调度中心、交通集散中心、投诉中心、网络信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管理中心和辅助用房组成;博物馆展示都江堰和青城山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及风情。在游客中心,游客可以通过电脑触摸屏和纸质旅游指南等,获得青城山景区及周边景点的相关信息;可以获得多国语言的优质、周到的导游服务;甚至还可以买到成都飞往各大城市的机票,汽车、火车客票。

  数字化监控“天网”保证游客安全

  在景区数字化指挥中心,则有由先进数字化监控设备组成的“天网”系统,其内设调度中心和交通集散中心。景区将在青城山重要旅游通道、景点安装监控设备,将景区内的适时情况传输到指挥中心。当旅游旺季到来的时候,景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了解景区道路的拥堵情况,及时安排工作人员疏导车辆及游客;当游客有困难或发生危险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情况,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帮助。

  今后,青城山景区将使用全新的电子门票门禁系统,逃票、假票将无处遁形。建成后,自驾车的游客都须把车全部停在游客中心的地下或地上停车场,步行或乘坐电动游览车前往景区,以避免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夏春光记者王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