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要了解垃圾分类的症结,先要“向垃圾学习”
2010-01-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扩大,另一方面,资源被过度地消耗和浪费,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的再利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当今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问题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城市垃圾处理的有效出路是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要了解垃圾分类的症结在哪里,先要“向垃圾学习”,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在于1127日,召集绿家园环境专家组成员、垃圾处理相关部门人员与环境志愿者组成的生活垃圾情况调研组,实地参观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考察福州市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而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资源回收再利用率,从而促进垃圾的减量化,更好在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发挥作用。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处理场


 

20091127上午8:30分,绿家园城市垃圾情况调研组、福建日报记者与海峡环境网等一行,来到了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负责人郑世忠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先参观了垃圾场中的填埋场、污水处理场等场所。郑世忠向我们介绍道,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场。填埋容量2117万立方米,计划容纳城市垃圾量达100年以上,总投资1亿元。工程分两期进行。首期工程建设牛洞填埋场,容量705万立方米,可消纳市区40年左右的垃圾。建设项目包括5.5公里专用道路、500千瓦变电站、库区污水废气收集的管网布置、环库排洪沟、拦垃圾坝、10万立方米集污池、截污坝、日处理1000吨的污水自理厂,4个生物稳定塘等项目。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每天约收到福州市的2100吨的垃圾,福州市的垃圾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他认为,垃圾增长量与近年来福州城市扩大有密切的关系,与人口的增加量关系不是非常大。

 

参观填埋气体发电厂

 


填埋气体处理管道

 

 

监控处理机房


 

在参观填埋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运输垃圾的垃圾车大部分比较陈旧,车表面油漆剥落,斑驳不堪,且大部分垃圾车都存在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垃圾运输过程中的垃圾渗透液滴漏,导致道路恶臭难闻。虽然垃圾运输车较先前情况有所改变,也定时清洗道路,但并没有彻底的根治垃圾渗透液的滴漏问题。与此同时,也值得大家反省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黄兆武说,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辛苦,早上4点开始开车到这里,630分左右就结束,7点开始保洁工作。我们刚才站在垃圾场门口,平均一分钟就有2~3辆垃圾车经过,可见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多么的可观。


 

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


 

参观完填埋场、污水处理场后,我们一行人来到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的会议室,众人围绕“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予以阐述交流,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道路,以及我们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如何有所作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焚烧厂监控机房


 


 


垃圾焚烧厂房

 

首先由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彭总简要介绍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场的概况和处理工艺。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是由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保罗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20041226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授予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拥有在27年特许期内投资、建设、营运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特许经营权。发电厂采用德国马丁公司SITY2000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半干式烟气净化处理技术,该技术成熟可靠,适合中国垃圾低热值、高水份特点,保证烟气排放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发电厂占地78亩,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200吨,配置2600/日的垃圾焚烧炉,利用余热发电,发电机装机容量为212MW机组。发电厂由垃圾称重与储存系统、焚烧及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输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辅助工艺系统组成。垃圾焚烧飞灰是交由政府的有关单位处理,简单说目前处理飞灰按危险废弃物国家标准执行——经固化后存放或填埋。

交流会议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总干事 邓一帆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 彭总经理

 

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负责人郑世忠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消除垃圾污染,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卫生填埋是垃圾经过焚烧或者堆肥处理工艺、实现垃圾利用最大价值后,剩余残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到了填埋处理这一环节,垃圾的填埋量已经很少,大概只有垃圾原有量的10%左右。


 

对于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提出的垃圾分类建议,他表示很支持,这对于减少垃圾厂的工作量很有帮助。他说,填埋场归根究底会发臭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垃圾没有分类,都是混合收集,以致有机物过多,造成恶性循环。这么一来,周围群众很有意见,投诉上访者并不鲜见。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但由于公民的环境意识、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技术装备、设施配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推行垃圾分类的难度很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处理还是不到位。“垃圾分类”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仍然收效甚微。


 

他还说,我们要向日本等垃圾处理的先进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无害化处理技,以及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他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处理无害化,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


 

林旭光说,前几年他也来过一次红庙岭垃圾处理场,这里的卫生状况非常差,垃圾外露,臭气冲天,蚊蝇孳生,给他留下了很差的印象。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感到由衷地高兴。另外,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在离市区这么远的地方勤勤恳地工作,很感谢他们为给大家创造美好的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游榕瑞说,二期的垃圾场的选址要注意,前期的调研工作要做好,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好,特别要顾及居民的想法。他指出,目前我们政府的许多行为是本末倒置,一味地建设垃圾场、焚烧场等,垃圾处理方式仍然落后。今后垃圾处理的趋势应该是垃圾减量化,我们要逐步改变垃圾处理的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主任林英说,绿家园成立十一年来,通过大大小小的活动,来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行动,就应该从每一个实际的小事做起。通过改变每一个小的行为,来影响全社会的发展。”;林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1128日(星期六)是“再生资源回收日”,这天将在金山金州社区举行的软包装回收活动,这个活动旨在倡导垃圾分类回收,通过在金州社区试点,从而辐射到福州市各个社区。


 

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总干事邓一帆对此次会议作了总结,对垃圾场的领导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他表示,通过这一次调研活动,与会人员都从中了解到福州市垃圾分类与处理情况,我们一行人亲身感受到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厂对福州垃圾的处理功不可没,但我们在垃圾分类与处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会上,其他人员也分别提出了一些工作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对城市垃圾处理而言,抓焚烧时治标,抓分类才是治本。垃圾处理的有效出路是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公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全社会责任感亟待加强。分类垃圾桶名存实亡,很多人缺乏分类意识或知识,未能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投放后,清洁工收集垃圾时,仍倒在一起,垃圾分类徒有虚名。虽有分类垃圾桶,但只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未能将有害垃圾有效分离。垃圾分类回收并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需要许多方面的配合。


 

会议建议,我们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环保组织活动,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感,加强引导。


 

二、在加强引导的同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乱丢垃圾的现象予以处罚,以此规范约束公民的行为。


 

三、加大投入,改善设施环境:垃圾车(环卫工人的垃圾车、运输集装箱的车辆)要配套。


 

四、城市垃圾处理,设立固定回收点;统一分类垃圾桶的颜色标识,在垃圾箱上贴上图画、文字等标识,提高民众分类知识,或将垃圾箱做成各种模型,让民众有更直观的认识。


 

五、垃圾清理工,对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不予清理,并贴标签提示住户分类后再清理。同时,定期对矿泉水瓶等可回收物进行回收。


 

六、从小抓起,向中小学生宣传,在中小学校开展讲座、宣传等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及其周边的人;在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安放了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调查和宣传。


 

七、垃圾分类宣传进入企业,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产生,减少垃圾量。


 

八、厨余垃圾的处理很重要,若处理不当会产生臭气、废水等。可以联系酒楼、餐馆收购厨余垃圾,从源头上将垃圾的含水量降低,降低垃圾厂的工作量,减少垃圾排放量,控制渗漏液的含量。


 

九、超市中塑料袋的数量很大,现在“限塑令”虽已颁布,但是塑料袋的消耗量还是非常大。我们以超市为突破口,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与会代表还普遍关注到了在环境治理中政府的责任问题,建议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从而改变政府的发展观念,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垃圾分类回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逐步在公民意识中建立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009年11月28日       新闻来自绿家园环境新闻       会议纪要:弥 佳       新闻发布:璇 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