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08:52:40 来源: 重庆日报
上个周末的早晨,虽然气温只有6℃,家住储奇门的杨有贵依然一如既往地来到长滨路,做了一番热身活动后,扑地跳进了长江开始冬泳。
今年已经65岁的杨有贵,一直住在长江边上。谈到对长江的感情,他说,“小时候,夏天最喜欢的事,便是和伙伴们一起在长江或嘉陵江去游泳。那时候,长江水不像现在这样浊,嘉陵江的水也比现在的还要清。”到了改革开放之初,嘉陵江、长江被两岸企业污染得不成样子。从造纸厂、钢厂、化工厂等企业伸出的上百排污管直排两江。很长一段时间,造纸厂废水在江面形成泡沫,从嘉陵江华新街处绵延千米,直到朝天门两江汇合处。喜欢游泳的人们都不愿意下水了。
“经过几年的整治,清澈的江水又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于是,虽已年过花甲,老杨和他那一帮冬泳的队员们,又在长江和嘉陵江冬泳中找到了乐趣。
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为推进全市次级河流污染的综合整治,市政府连续发出相关文件,对全市17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整治要求。如今,整治工作已卓有成效。
市民皆知的桃花溪,是主城区5条重要次级河流中最大的一条,起源于沙坪坝区,全长15.79公里,流经3个区县后注入长江。
在当地居民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桃花溪,两岸桃花灼灼,花气袭人,鸟语婉转,清澈溪水潺潺流淌。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桃花溪沿线密布了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居住了40万居民。岸边的企业和居民每天将约6万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桃花溪,上游河段更是堆积着200多万吨生活和工业垃圾。桃花溪开始发黑变臭,桃花没有了,鱼虾没有了,居民提起桃花溪就用“死河沟”来代称。
记者日前来到桃花溪动物园段看到,经过几年来的整治,如今,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两岸绿树成荫,倒影映入水中,休闲的市民在溪水边漫步,好不惬意。
据了解,按照规划,桃花溪上游正在修建占地300余亩的彩云湖水库,建成后总蓄水量将达到168万立方米,平均水深近80米,这也是我市近年来所修的最大水库。
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彩云湖边已经开建200亩的湿地公园,待湿地建好后,种植的梭鱼草、再力花、大黄瓜等抗污强,能大量吸收重金属、净化水体的植物,将利用植物涵养一些雨水,并对污水进行“吸污消化”处理。
可以相信的是,从今年底开始,桃花溪将逐步恢复生态功能,美丽的桃花溪将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