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08:52:40 来源: 重庆日报
“老头子,把你的白衬衣换下来,都穿了两天了。”
“没得事,现在空气质量好了,穿一个星期都没问题。”
昨日上午,在渝中区通远门,记者听到刘成贵老两口的对话,颇为有趣。
刘成贵老人已经在主城区生活了近70年,在他的记忆里,以前每年至少有100天雾蒙蒙的,人走在大街上也常打喷嚏。
重庆两江环抱,水气弥漫易生雾,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山城云缠雾绕恍若仙境。但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工业迅速发展,排放的大量废气和煤烟粉尘与雾气混合,生成黄褐色浓雾,常罩在城市上空久久难散。
像刘成贵一样的“老重庆”们至今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城一入秋,整座城便被黄褐色的浓雾包裹,雨天害怕酸雨“化”掉头发,出门一定得打伞。城市中弥漫的“飘尘”让市民根本不敢穿白色的衣服出门,穿皮鞋出去一会儿就沾满了灰。
为改善空气质量,从2005年起,我市开始实施“蓝天行动”,在主城九区2737平方公里内控制扬尘污染、燃煤及粉烟尘污染、机动车污染等数千个污染源。同时,逐步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生产设备,对嘉陵化工厂等54户污染较重的企业实施搬迁。
从2005年的256天,到2006年的260天,再到2007年的274天、2008年的290天、今年的300天,“蓝天”目标的天数在过去的基础上一年比一年增加,压力逐年加大。“要获得越多的蓝天,对重庆这个过去被称为‘雾都’的城市来说,极具挑战。”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说。
为控制扬尘污染,市蓝天行动督察组加大了对曝光污染源的巡查。其中,今年挂牌督办的江北区海尔路片区扬尘污染,成为全市首例因为扬尘污染被挂牌督办的整治项目。目前,该处扬尘污染整治已经通过摘牌验收。
市环保局透露,今年主城区应完成538台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404台。来自市经信委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城区已有重庆电池总厂、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新华化工厂等78户环境污染重点企业完成搬迁任务,占应搬迁企业总数165户的47%。
一系列控制扬尘污染和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的措施,让更多的蓝天回到山城的上空。截至12月20日,今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0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6日至10月24日,主城区连续131天空气质量满足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