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3 10:33:33 江门日报
百里锦江碧波荡漾。冯春猷 摄 目前,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在招商中,随着该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恩平城镇化的进展,锦江河水质的保护将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的问题。该市在保护锦江水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努力?锦江水质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恩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对保护锦江水资源工作高度重视,从上游到下游,锦江穿行而过的7个镇(街)治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既管好自己又相互监督,合力创造出一条治污“流水线”,使作为恩平母亲河的百里锦江依然碧波荡漾。 上游 手掬江水可直饮 锦江是恩平市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阳江市的牛围岭,流经该市7个镇(街),全长128公里,流域面积1366平方公里。 锦江作为潭江的上游部分,抓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1990年开始,恩平市便根据江门市人民政府与“四市一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联合签订的保护潭江水资源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将保护锦江水资源工作作为考核沿岸各镇(街)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具体保护工作中,该市将上游的锦江水库、凤子山水库、江南干渠及其一定陆域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水源保护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污染项目,对水源保护区内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区域和单位,落实具体措施处理废水排放的问题,并加强沿线企业的管理,防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严格的保护,使锦江上游山高水秀林密,处处透着清新、璞真之气,方圆数百公里没有任何生产生活污染源,江水清澈见底,水质长年优于国家Ⅰ类地表水饮用标准,手掬可饮。 中游 流经城市不见污 江河流经城市,受到的污染一般都比较严重,然而,锦江流经恩平中心市区后,依然碧波荡漾,没有一丝受污染的迹象。 锦江流经城市不见污,是恩平市加强锦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结果。为保护好锦江水环境,近年来,恩平市紧紧围绕水环境综合整治“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的目标要求,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近1亿元资金,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锦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该市近几年就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锦江河两岸长堤筑砌和景观建设;对锦江河城区段进行清淤疏浚;长期雇用专人负责锦江城区河段水面保洁工作,打捞河面垃圾、水浮莲等漂浮物,并及时清理两岸垃圾堆放物、杂草,保证了河流水质和景观。 同时,在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对位于锦江两岸的8家重点废水污染企业实行重点管理,以及针对一些企业治理设施简陋、运行管理困难、无法稳定达标的状况,督促这些企业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近年来,共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污水治理设施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8万吨/日,对减少锦江河污染负荷起到积极作用。去年,该市还投入150万元财政资金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提高监管的力度和能力。此外,该市计划投资7300万元,按处理污水6万吨/日的规模兴建恩平中心城区污水厂。目前,处理污水2万吨/日的首期工程已于2009年5月底竣工运行。 高效的综合治理手段,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令锦江水流经恩平中心市区后依然清清澈澈,水质依然优于国家Ⅱ类地表水饮用标准。 下游 二类水质入潭江 按江门市人民政府与“四市一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联合签订的保护潭江水资源目标责任书的要求,锦江水要以国家Ⅱ类地表水饮用标准流入开平。 为保证锦江下游水质,该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上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一方面做好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工作,在不增加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促进恩平市支柱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中,鼓励发展“三高”农业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坚持做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严把项目审批关,将污染物从未端治理逐步转变为源头控制和生产全过程控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制定污染物削减计划,确定控制指标,将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实行限期削减,做到增产不增污。 现在,锦江下游依然碧波荡漾,江里鱼儿畅游,水质长年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饮用标准。(冯春猷 王平强) 【相关链接】 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三期工程势在必行 根据《江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的要求,到2010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70%以上。目前,恩平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50%,仅仅收集了旧城区河北片区的生活污水。河南片区、小岛、东安片区、水厂上游片区的生活污水仍未收集处理,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此外,随着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锦江新城的开发建设以及轻轨的建成通车,必将加快恩平市城镇化发展进程,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将更加凸现。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三期工程势在必行。 经初步概算,需投入资金1.3亿元,因此,为保护锦江河水环境,防止生活污染,恩平市还需多想办法筹集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一是加大力度征收污水处理费,并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市场化运行,如BOT、BOO的模式;三是争取上级专项补贴资金的支持。(王平强)
来源:江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