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季”再访太湖支流
2009-12-22

2009年12月22日 07:48:43  来源: 新华日报

    漕桥河,太湖的15条主要入湖河流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保护措施落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主、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2005年,其“一天变三色”的形象被中央几大媒体曝光,漕桥河遂成为苏南一些地区污染严重的象征,频频被各类媒体聚焦。2008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漕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加快太湖治理。一年多后,这条被业界认为“最难治理”的河流情况如何呢?

    12月中下旬,正是枯水季节。在太湖流域那条“著名”的漕桥河里,正划着小船栽种黑麦草的常州市雪堰镇漕桥村村民李八两、王中良、赵中奇告诉记者,今年夏天以来,明显感到家门口的这条河变清了许多,“上游的化工厂都关掉了,河道也有人管理了”。

    60岁的张良生,就住在漕桥河支流西仓浜边上。“后门一开,就是西仓浜。多少年了,河里水基本就是黑的。去年开始有鱼,今年的鱼特别多。”

    与村民们的感受相符,今年漕桥河水质的各项监测数据也呈明显向好走势。据常州市环保局局长、太湖办主任周斌介绍,目前,该河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了13.6%、59.1%和27.7%,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尤其是到了如今的枯水季节,氨氮等指标还能保持在四类,是很难得的”。

    这里,记者不想赘述漕桥河治理的过程和细节。在与各方人士交流时,记者更想深究的,是漕桥河这一年多的“探路”之举,到底为河道治理、特别是为入太河流治理,留下了哪些有益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铁腕治污。在漕桥河整治启动之初,曾经有来自各方面的质疑,认为漕桥河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要能治好早就治好了,特别是一年之内要实施七大工程20多个专项工程,无论是工作量,还是推进工作过程中需要化解的矛盾,都是空前巨大。但,一年之内,该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了,该关闭的污染源和企业关掉了,该清理的河道全部清理美化了……正如张良生老人所说的,只要政府将铁腕治污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老百姓就能看得见。

    启示二: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武进区副区长顾伟国解释说,从漕桥河污染的构成看,既有沿河两岸的污染,还有客水带来的污染;既有工业废水污染,还有生活污水污染;流域上,更是涉及到武进和宜兴两地5个镇;工程上,也不是水利、环保等哪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漕桥河整治过程中,水利、环保、农林、经贸等多个部门以及相关镇密切配合,并成立专门指挥部,综合协调各方矛盾,统筹数十项工程推进,上演了一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案例。在入太15条河流中,污染的形成都不是单一的,同时可能涉及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的纠葛、矛盾的交织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必须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统筹协调整治工作的推进。

    启示三:必须坚持科学治水。漕桥河整治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还体现了科学治水的理念全面运用。首先,决策上科学。以漕桥河整治为试点,推进太湖水环境治理并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通过环境专家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从决策上首先就体现了科学治水的理念。其次,组织上科学。由省环保厅牵头,委托环境科学研究院制定整治规划;探索采用“双河长”制,组建专门的治理班子;实施督管分离,由“太湖办”专职负责督促水环境整治进度。第三,技术上科学。在治理漕桥河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比如,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继采用生态湿地、多格生物反应、无动力净化装置等多种工艺处理技术,对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控,对农业面源污染广泛推广测土施肥,等等。(杭春燕)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