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玲 2009年12月08日09:28 来源:《科学时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美丽要以伤害野生动物为代价,就应该三思而后行了。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一条“沙图什”披肩是三到五只藏羚羊的生命换来的;一头成年的北美黑熊的皮毛只能用来制作一顶帽子;在蒙古,每年查获的野生毛皮动物量大约是300万只西伯利亚旱獭,20万只沙狐,18.5万只赤狐。
近年来,对于非法野生动物消费的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日,第二届“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搜狐公益访谈“别用美丽为借口伤害野生动物”在搜狐大演播室举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解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青文,著名导演冯小宁,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龚宁,北京可创文化机构董事长、李可染基金会副秘书长刘莹做客搜狐,共同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野生动物消费问题。
据介绍,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龟类、象牙、虎制品以及穿山甲的进口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因为旅游纪念品和皮草的消费而失去生命,这不仅影响到了国内的物种,而且许多异国野生动物的生命也深受其害。
在野生动物制品贸易中,皮草是很大的一类,许多爱美的女士会购买皮草制品,但她们不知道这种所谓的“尊贵”,是以大量野生动物的生命为代价。
李青文认为,对于这些野生动物制品的走私行为,不仅需要加强国家立法进行打击,同时也需要在机场、码头、港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因为很多人触犯法律是源于无知。
“我前些天在商场买羽绒服,听说一个品牌衣服的帽子上的一些毛是野生貉的毛,便决定以后不购买这个品牌的衣服了。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衣服可以很保暖也可以很漂亮,但没有必要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解焱说。
解焱认为,在新的时代需要认识到什么是美。野生动物活着,在它们自己的家园繁育,给我们精神上带来愉悦,就是最美的,而不是把它们穿戴在身上或摆在家里。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宁曾与几十位政协委员连续四五年联名呼吁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应该更加细化。同时,在文化层面上,应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用虎骨、熊胆入药等传统。
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许多公益活动的长期支持者,龚宁认为,在关注非法野生动物消费的主要人群——都市中的成年人的同时,也需要在儿童间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如果有一天爸爸说要尝尝穿山甲的肉,孩子会直接跟爸爸说,这是保护动物,这样做是错的。有孩子这样一句话,相信父亲就一辈子不会再做这样的事”。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