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 16:53:35
这些年,蓝天成为北京最有魅力的色彩。据北京市环保局统计,截至11月20日,今年北京市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蓝天”数累计达到260天,比去年同期多14天,提前41天完成年度目标。这意味着自1999年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11年持续改善,实现了奥运会后空气质量不滑坡的目标。另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08年分省单位GDP能耗情况,北京为0.662吨标准煤/万元,在全国最低。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是北京蓝天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推动节能降耗,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工说,北京采取“一紧一松”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紧”即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坚决调整退出;“一松”即对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引导其快速发展。
今年,北京在前些年对市中心区污染企业进行大规模搬迁、停产、转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顺义北京特种水泥厂等一批污染企业停产,东南郊有污染的化工企业全部停产搬迁,仅北京焦化厂停产每年就减少煤耗约300万吨。首钢完成压缩400万吨产能的第一阶段调整目标。同时,北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3.2%。经测算,北京市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的能耗水平还不到0.4吨标准煤,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40%左右。
北京把节能减排当作必须完成的“硬指标”。为从源头上控制能耗增长,实行“能评”制度,即对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项目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
出台优惠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推进。为推广节能灯,每只节能灯由财政补贴九成,市民只需付一成价钱,即1元钱。今年全市已推广1370万只以上“1元节能灯”,若全部投入使用,全年至少可以节约用电5亿千瓦时。为逐步淘汰排放较高的“黄标车”,每淘汰一辆给予最高2.5万元奖励,购置“绿标车”则给予1至2年贷款贴息。截至11月18日,全市已淘汰改造“黄标车”99360辆。
节能降耗,已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著名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在东扩之际,提出了建设“低碳CBD”的构想和规划;夏天走进北京市各政府机关,你会发现办公室的温控开关,都标定在26摄氏度以上;选择绿色方式出行的私家车主每年以20万规模递增……北京,一届“绿色奥运”已载入史册,一座“绿色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王建新)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