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9:30:40 江门日报
近日,《江门日报》陆续刊登了《一市民悬赏万元寻爱犬》和《爱犬失而复得万元重谢好人》两篇新闻,说的是家住福泉新村的杜先生“重金悬赏”,寻找走失爱犬,最后在媒体帮助下,爱犬失而复得的一段经历。 爱犬找到了,杜先生一家“喜极而泣”,好心人也得到了1万元酬金,看起来皆大欢喜,可笔者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由此又想起不久前,重庆一位“80后”女孩在爱犬满一岁时,居然花了3000元给狗过生日,而这些钱,差不多是她一个月的工资……爱狗至此,但笔者丝毫不为爱狗之人有如此爱心而感到庆幸,倒是从中觉察到一丝现代人的不幸,或许这正反映出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淡漠。如今,竞争激烈而生存空间局促的都市生活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出于对信任和安全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把感情寄托于小狗之类的宠物身上。 养宠物确有许多好处,它能排解人们的压力和苦恼。由于工作忙、压力大,“上班族”往往有发不完的牢骚,如果把全部的牢骚都向亲朋好友倾诉,长期下来,难免会导致他人疲惫和烦躁。于是,许多人选择了向宠物倾诉,或者通过拥抱宠物来排解苦恼;对于“空巢”老人,他们内心感到孤独,同时又有一种激情,想去保护弱者,宠物往往是他们晚年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还有一些“丁克”家庭或者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他们给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因此,很多时候,宠物和主人之间的亲密,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情感泛滥和商业化味道渐浓的当今社会,许多爱宠之人甚至会有这样的感慨:动物与人的感情往往比人与人的感情更纯洁、更真诚!于是,在感情的名义下,1万元寻狗,3000元为狗庆生,似乎都变得无可厚非。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无可厚非”,刺痛了许多网友的眼睛与社会的神经。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这样是小题大作,与其把这些钱砸在宠物身上,还不如多做些善事,多献些爱心。这里笔者不敢妄下推断,因为我们无从知晓杜先生、“80后”女孩他们是否也曾热心公益,但笔者也想提醒,宠物终究只是宠物,它们不能陪伴我们生老病死,它们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联系。爱宠之人,不妨敞开心扉,多一些爱人之心:多一点关心身边之人,比如邻居、同事、朋友、还有亲人;多一些爱心来爱护、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多一点信心和耐心去与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信任与安全,真诚与纯洁,并不是只能从宠物身上找到。笑忘书
来源:江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