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平衡 6年“放生”
2009-09-28

时间:2009年09月28日 06:54:48  来源:临海新闻网

“我们开展‘放生’活动,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动物生命的重视,不要无故滥捕滥杀,更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口福,而导致一些珍稀、濒危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减少,甚至灭亡。地球是一个大家庭,人、动物、环境要和谐共存。”

     所谓“放生”,就是从市场买来被捕捉待杀的动物,然后放归山野河川,使它们重获新生,重享大自然的自由自在。这项活动,今年45岁的陈灯生已经坚持6年了。
    9月19日这天上午6时,陈灯生就起床了,忙活着“放生”前应该准备的事项。他叫上一位伙伴,两人开车去中心菜场,看看买些什么动物去“放生”。
    “中心菜场的人都认识我了,毕竟‘放生’这么多年,都是在他们这里买的。”陈灯生告诉记者。他在市场里转了转,买了许多泥鳅、鲤鱼、龙虾、蛇、螺蛳等,“共花了3000多元,都是大伙儿筹集过来的钱。”陈灯生说,他在买小动物时,总要选择一些野生的或稀有的动物,他认为它们也是有灵性的,尤其是野生的一类。
    在一个摊位前,陈灯生看到一种虎纹蛙,“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啊!”他当即将市场里能找到的虎纹蛙全都买下来,拿去“放生”。而在另一家摊位前,一种叫“油菜花王蛇”的蛇类吸引了他的目光,“这种蛇,抓老鼠最好了。”他将卖家的一篓“油菜花王蛇”也全买下来,花了900多元钱。
    近8时30分,他和同伴载着大袋小袋一车的动物向城外出发了。记者发现,这次参加“放生”活动的有11人,“以往人数少的时候,就我们夫妻俩,多的时候,则有二三十人。”他们来到城郊的江河湖泊以及山林、稻田,将这些动物放回到适合生存的地方。这一忙,就到了中午11时多。
    要说陈灯生组织的“放生”活动,开始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那时,非典很厉害,国家也很重视,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治疗非典疾病。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也希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就想着通过放生来减少灾难的发生,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陈灯生说,如今我们国家提倡社会和谐,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动物的和谐,“很多动物对自然环境都有自己的适应要求,如果环境被破坏了,它们就无法生存,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物链反应。因此万物和谐,则天下太平。”
    “民间讲,蕲蛇(也叫五步蛇)爬过的水,可以治疗麻风病。如果把这种蛇都捕尽杀绝了,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健康。”在陈灯生看来,人与动物之间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他主张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和谐。
    2003年,陈灯生第一次组织“放生”活动的时候,都是自己家里的人参加,而现在,参加这样“放生”活动的,已经扩大到300多人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步了解并接受“放生”的理念和方式,并喜欢上这项活动,“‘放生’之后,觉得特别开心,很轻松。”
    陈灯生的妻子告诉记者,他们最初“放生”筹集款项的时候,一般总数是几百元,而目前,他们有时一次就可以收到上万元的款项。“我们将每次的‘放生’活动所支出的费用,都一笔笔记录下来,包括买了什么,花了多少,还剩多少。”他的妻子指着那三本记载有6年来“放生”活动明细账目的本子说。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6年来,经他们手中出去的“放生”款,至少有十几万元。
    “我们组织‘放生’活动,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动物生命的重视,不要无故滥捕滥杀,更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口福,而导致一些珍稀、濒危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减少,直至灭亡。地球是一个大家庭,人、动物、环境要和谐地生存。”陈灯生表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