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4 10:25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22日,贵阳市在金阳市民广场隆重启动“贵阳市2009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各企事业单位及市民朋友约400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据悉,从2007年至今,贵阳市已连续举办了3届城市无车日活动(据《贵州都市报》9月23日报道)。
又见一年无车日。翻开报纸、登陆网络、打开电视,到处都可以看到有关无车日的报道。今年,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所以,许多领导都选择了骑自行车、步行上班。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向公众传递着环保理念。我们可以看到,与以往的无车日相比,政府倡导的无车日活动,对许多市民产生了促动,一些私家车主主动加入到了无车日活动中,昭示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当天的另一条新闻则让我们的欣慰转瞬即逝:目前,贵阳市每个工作日新车入户高达280辆,截至9月初,贵阳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4.4万辆,即将突破45万大关。面对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环保问题、能源问题将越来越严峻,汽车对我们生存空间的挤压越来越大。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一年365天,只挑出9月22日这一天,作为无车日;一座城市,只划出某个特定区域,作为无车倡议区,这种效果到底能有多大?
有人曾将无车日称为“夸张的群体行为艺术”,这虽然有些戏谑的味道,倒也描绘出了无车日的现状——轰轰烈烈搞一天,冷冷清清过一年。可以想见,政府倡导每年搞一天无车日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真正将环保理念植入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很显然,无车日不能解决日积月累的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我们担心的是,无车日可能会变成一个全国性的环保“走秀日”。试想,即使我们在9月22日那天,把所有的车都停开了,从9月23日起,我们又毫无节制甚至变本加厉地使用汽车,那么,这样的无车日就只能是一种“集体路演”。作为一种倡议形式,无车日的舆论声势已经造起来了,我们的疑虑在于,在现实经济利益的强大诱惑面前,恐怕不是领导步行上班,就能唤醒那些环境破坏者已经泯灭或正在消失的良知的。
我们的期待是,环保理念不能止于每年的9月22日。我们不希望政府对“能源短缺”的宣传、体验,仅停留在领导做表率或者说倡导的层面,而应拿出实际动作,将环保理念植入到日常的公共管理中:其一,要继续倡导公交优先的社会氛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坚持公交低票价政策,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公共交通的经济、高效、安全和舒适;其二,城市建设与管理也应该重视自行车族与步行者的权利,比如,恢复设立专门自行车道,规范人行道设置,保证自行车路权;其三,国家机关应当做出表率,加大公车改革力度,减少公车的持有量和使用率,避免公车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