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养犬,我们能做什么
2009-09-18

日期:2009-09-18 08:42

9月9日,北官厅社区居民在楼前花园内自演自编的小品,宣传文明养犬,共建和谐家园。王超 摄

  近来,本报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信中说,他们所在的小区正在清理和美化环境,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讲文明礼仪和言行,营造迎国庆的良好氛围。他们议论最多、最集中的话题之一是怎样进一步做到“文明养犬,科学养犬”。

  有读者提供线索说,和平里街道兴化社区新近成立了“社区爱犬自律协会”,把养犬人组织起来,自觉文明养犬,保护社区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记者9月14日慕名前往兴化社区,实地了解情况。

  兴化社区“爱犬自律协会”

  促进居民文明自律行为

  说起兴化社区的“爱犬自律协会”,就不能不提起家住这里的王中平老人,她今年已经74岁高龄了,从2003年3月份开始,就天天拎着塑料袋和木筷子出门,义务捡拾遗留在社区道路上的狗粪。刚开始,她每天都能捡到十二三袋,有几十斤重。王大妈说,“那时候,人们不太自觉,养狗不讲文明,让狗随地大小便,把周围的地面和绿地弄得很脏,不小心还会踩上一脚。我看不下去,就天天来清理。”

  王大妈常年如一日的义务行为,无言和无行中也感染了兴化社区的居民,不断有人加入到老人的文明行动中,自觉清理社区内的狗粪和垃圾,越来越多的养犬人也自觉地在出门的时候,带上塑料袋,管好各自的宠物。

  最近,为了更好地做到“文明养犬,科学养犬”,兴化社区的居民自发地成立了社区“爱犬自律协会”,还推选王大妈为会长。

  现在,兴化社区内49栋楼的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每个遛狗人都带着各自的工具和方便袋,随时随地清理狗粪,共同维护社区优美的环境。王大妈心里也越来越高兴,如今,她清理的狗粪越来越少,小区的路面、绿地和花池内干净整洁。

  王大妈告诉记者,这些变化得益于社区“爱犬自律协会”这样的自觉和自律的组织,人们在协会的引导下,文明素质提高了,文明行为自觉了,也加强了自律性。她说,“现在环境干净、漂亮了,我也不用天天去清理狗粪了,但我这个会长还要继续当下去,为居民尽力服务。”

  声音

  忽视自觉自律 影响小区环境

  陈杰(花园社区居民)

  去年我们胡同改造得特别干净,居民住着很舒服。可现在我经常在早晨遛弯时发现,车轱辘上是狗尿、门口是狗尿,出门不小心就踩上,你说多恶心呀!有的院里好几户养狗,早晨“汪汪汪汪”来回叫,老人和小孩休息不好。说句心里话,希望养狗人,既然喜欢养狗,就把狗管理得好一点,出去以后牵着,让狗养成不随地大便的习惯,别影响小区环境。

  订《养犬人公约》 提升人的素质

  袁长光(东城区分司厅社区居民)

  我们社区早在2005年2月就成立了养犬协会,后来,我们这些养犬人还在一起签订了《养犬人公约》,让每一个人首先知道自己的责任,如何文明养犬。我觉得要做到文明养犬,养犬人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分司厅社区一直延续执行《公约》的惯例,让养犬人的素质逐步提高,社会也才能和谐。

  文明养犬 注重细节促和谐

  赵凤铮(黄城根北街社区文明养犬户)

  只有人文明了,养的宠物才能文明起来。主人遛狗的时候要随时准备清理宠物的粪便,常常看到一些宠物的主人对待自己宠物的排泄物置之不理,这样会给路上的行人带来不便,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的人喜欢宠物,有的人则不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所以我建议,遛狗的居民要避开人流,而且还要跟上下班的高峰时间错开,防止给路人带来不方便。此外,希望大家放宠物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给它戴上锁链,不让它抓伤、咬伤路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不要为了宠物影响到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文明养犬,方寸之间促和谐。

  文明养犬的前提 是科学养犬

  刘宁(东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

  随着饲养宠物狗的人的增多,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我想在这里跟大家谈两点危害。一是污染环境。宠物的排泄物和流浪动物的尸体可以污染水源、土壤、植被。另外一点危害是,传播疫病。宠物的排泄物尤其是生病的动物粪便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

  虽然犬和猫是我们的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我觉得我们也要做好几点,一是对宠物进行定期的免疫和驱虫,要打免疫疫苗,防止它传播疾病。二是针对排泄物,尽量让狗养成一个习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大小便,然后及时清理。如果是在户外,在它大小便之后,别忘了把排泄物放在塑料袋之中,处理掉。

  成立养犬自律协会 值得推广

  葛晨虹(人民大学教授)

  文明养宠物,实际上是养宠物的人的问题,最终还要落实到城市文明、城市管理上。原来养狗是个别的,现在变成比较普遍的现象,也就成了社会突出的问题,所以我们呼唤一些更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管理。

  另外,大多数养宠物的人还是比较自觉和自律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做得不够好,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光有法规还不够,这关系到个人的素质。现在,很多社区的居民在组织养犬的自律协会,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发挥他们自觉和自律的力量。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应该去推广,通过协会自律是非常文明的方式。

  本报记者 孙小杰 通讯员 王超

来源:新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