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北京市水务局透露,圆明园使用中水方案初步确定,如果文物部门批准,预计6月实现供水。届时,圆明园购买中水的价格为1元/吨,比现在用天然水的价格低0.31元/吨,且同时享受市里的中水补贴。
据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水务局、市排水集团和圆明园管理部门本月初步制订了中水供应方案。今年,市水务局已给圆明园一次性供应天然水200多万吨,作为园内湖面的基础用水。同时,按照最高用量估算,每天供应6万吨中水用于填补园内水蒸发和渗漏缺口,全年根据季节和日照情况略有不同。
根据中水的使用要求,园内福海等游人有可能产生皮肤接触的水面将采用天然水,其他单纯的水景观将输入中水,园内将采取措施严格分流天然水和中水。
圆明园的中水来源和奥运水系的补水来源一样,均出自清河中水厂。目前,清河中水厂输水干线已经通到圆明园西北墙。根据中水方案,园内将铺设数千米输水管线,可直通河湖和保障绿地喷灌。
管线工程预算约1500万元,由市水务局和市排水集团承担主要管线费用。根据中水方案,圆明园使用中水的价格为1元/吨,用量不限。如果用量大还会有优惠,这和使用天然水不一样,天然水按阶梯水价收费,用量越大价格越高。
为保证水质,园内规划铺一条中水主干线,把清河中水厂的中水从清河北岸经五环穿圆明园送至万泉河,形成河湖大循环。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工程设计按“避让遗址、躲避设施、保持景观”的原则进行,如果能够得到文物部门的最终批准,预计6月可以实现中水供应圆明园。(记者李艾)
相关新闻
再生水利用量今年增0.9亿方
28日,市水务局排水处在“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中发布消息,今年本市再生水(生产中水的水)的利用量将从去年的2.6亿方增至3.5亿方。
排水处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底,小红门污水处理厂一期完工投入使用。今年,该污水处理厂承担向大兴凉凤灌区输送再生水进行农业灌溉的任务,年供水量为0.9亿方,使今年再生水的利用实现由2.6亿方增至3.5亿方的突破。 (记者李艾)
圆明园反应
7项水质指标不符环保要求
昨天,针对中水方案,圆明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中水水质虽达国标,但有7项标准与环保部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这是园方主要担忧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今年3月,市水务局和圆明园同步进行了供水方案调研。根据水质测试,清河中水厂的中水虽然符合国标,但与环保部门给圆明园下达的三类水体标准相比,有7项指标有较大差距。圆明园开放区域的水面面积约80万平方米,未开放的水面约为40万平方米,所以园方无法预知大面积使用中水后的水质变化。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水务部门的中水方案能够得到批准,园方会考虑先从长春园的30万平方米水域进行测试,根据效果推广。虽然圆明园自今年补水后,水位明显增高,但存在侧渗问题,用水还是比较紧张,所以园方希望水务部门能够尽快解决中水水质问题,完善供水计划。
背后故事
中水提议曾搁浅两年
据市水务局介绍,2003年,水务部门就提出了为圆明园供应中水的设想,但直到去年国家环保局叫停“铺膜防渗”后双方才达成共识。当时,圆明园的条件相当苛刻,不仅要求水厂100%投资管线铺设,还要求无偿用水。中水计划就此搁浅。
“铺膜被叫停后,圆明园一直处于干涸状态。”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说,圆明园每年的景观用水约为900万吨,如果从密云水库调水,输水过程要损失50%的水量,因此每次要调水1800万吨。但调来的900万吨水仅仅用于游园划船,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中水管线已经铺到了圆明园的西北墙角,加上铺膜被叫停,这才达成了使用中水的意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