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时报 时间2009-09-08 00:00
扬州网讯 (记者 羌伊然)“我是丹顶鹤,已经在茱萸湾生活两年了。昨天,我的体内被注入了‘二代身份证’,里面有我的相关信息,以后大伙就不会找不到我了。”昨日,茱萸湾的鹤类首次有了“身份证”——一枚植入动物皮下的电子芯片(长约1厘米,粗细和铅笔芯差不多)。这种芯片将记录它们的DNA、血型、出生地、受伤情况、病史等各种信息。据悉,这也是我市首次对动物配备“身份证”。
据茱萸湾动物管理科科长李文斌介绍,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国内所有动物园及相关养殖单位目前所饲养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的档案,必须全部录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首批对虎、豹、狮、象、野马、野驴、羚牛、大熊猫、小熊猫、熊、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叶猴、鹤、鹳、天鹅等17个种和亚种的野生动物率先实行统一的身份编码管理。
李科长说,每个动物的“身份证”编码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鹤、鹳、天鹅等不需要打麻醉即可注入芯片,因而这些动物也有幸成为首批“身份证”的拥有者。由于气温高打麻醉有一定风险,等到“十一”天气逐渐凉下来后,园方将陆续给虎、豹、狮、熊等动物办理身份证。
据了解,给动物植入芯片的目的是方便动物管理和动物园动物之间的交换等。无论它们“流动”到哪里,只要仪器一扫,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来源、谱系等。此外,在动物交配繁殖时,可以尽量避免近亲繁殖。
来源:扬州网